阿薩德政權危險了?巴沙爾為何不堪一擊?有兩大問題:伊朗力不從心,俄羅斯自顧不暇

自11月末以來,僅僅十日的光陰,巴沙爾政權便已深陷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之中。

反對派武裝力量以破竹之勢,自北向南接連佔領數座重鎮,如今其前鋒已逼近首都大馬士革,相距不過百餘公里。

此前的外界評估認為,儘管巴沙爾政府軍實力稍顯不足,但得益於俄羅斯伊朗等盟友的鼎力支持,巴沙爾維持其統治地位應無大礙。

然而,隨着反政府武裝的持續推進,一系列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使得這一評估顯得愈發樂觀。

當前最為棘手的問題在於,巴沙爾政府軍不僅未能展現出有效的抵抗,甚至在關鍵戰役中顯得力不從心。

更為嚴峻的是,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伊朗與俄羅斯的支持,也遠未達到預期水平。尤其是俄羅斯的態度變化,對巴沙爾政權的生存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若無這兩大盟友的強力支援,巴沙爾的統治地位恐將岌岌可危。

從俄羅斯的立場來看,敘利亞固然重要,但與當前如火如荼的烏克蘭戰爭相比,其戰略價值顯然有所不及。

若因支持巴沙爾而從烏克蘭戰場調兵遣將,無疑將對俄烏戰線造成重大影響。事實上,過去兩年間,俄羅斯為了全力應對烏克蘭戰爭,已將原本部署在敘利亞的大部分軍力調往東歐。

回溯十年前敘利亞內戰最為激烈的時期,俄羅斯曾在敘利亞空軍基地部署了多達50架戰鬥機,對反政府武裝進行了猛烈的空襲,直至其被迫撤退至伊德利卜地區。

然而,時過境遷,由於烏克蘭戰爭的牽制,俄軍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已大幅削弱。

如今,該基地僅剩15架戰鬥機,且其中僅有7架能夠正常投入使用,其餘皆因年久失修而難以執行任務。由此可見,俄羅斯在保護巴沙爾方面,已是力不從心。

再來看伊朗的立場與行動。伊朗在敘利亞局勢中的介入程度堪稱最為積極,甚至超越了俄羅斯。

該國外長近期不僅緊急訪問大馬士革與巴沙爾會面,還馬不停蹄地前往敘利亞的鄰國伊拉克尋求協助。

伊朗方面甚至公開表示,只要巴沙爾提出請求,他們將毫不猶豫地派兵進入敘利亞。

實際上,伊朗的軍事部署早已悄然展開。

他們不僅派遣了一名曾在2016年成功奪回阿勒頗的將軍及數名軍事顧問前往敘利亞,還通過其代理人——伊拉克的什葉派武裝,向敘利亞派遣了數百名士兵以支援巴沙爾。

然而,這些士兵在保衛第四大城市哈馬的戰鬥中卻遭遇了挫敗。

此外,有消息稱,在伊朗的指揮下,真主黨士兵也計劃從黎巴嫩越境進入敘利亞支援巴沙爾。然而,這一行動卻遭到了以色列的嚴密監控。

以色列空軍在真主黨士兵尚未抵達戰場之際,便果斷出擊,轟炸了黎敘邊境地區,導致這些士兵可能尚未參戰便已遭受重創。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巴沙爾政權還能寄希望於何方?

顯然,當前的局勢對於巴沙爾而言已是危機四伏,他必須尋求新的支持力量或戰略調整,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挑戰。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環球網,絕對軍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