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升級對俄制裁,要關閉俄在美簽證中心,並將炮彈產量提升10倍

在2023年和2024上半年,被西方裝備武裝起來的烏軍並未在前線取得顯著戰果,長達千公里的戰線基本沒有發生變化。與此同時,遭受西方大規模經濟制裁的俄羅斯並沒有崩潰的跡象,2023年gdp還實現了正增長。面對眼前發生的情況,拜登政府無法接受,再次從各方面針對俄羅斯。

6月22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決定關閉俄羅斯在華盛頓和紐約的簽證中心,並剝奪外交官的稅務特許權。對此,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如果此類措施得到執行,莫斯科將做出相應回應。

可以看到,在民間交流方面,美國似乎有意切斷美俄民間交流,不給美俄改善關係留下任何空間。這意味着拜登政府已經打算剛到底,甚至不惜與俄爆發直接衝突。

除了在民間交流方面設置障礙,美國加強了對俄制裁。6月20日,美國政府宣布,將禁止俄羅斯網絡安全企業卡巴斯基開發的產品在美國內銷售。此外,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發佈聲明,宣布對12名擔任俄羅斯網絡安全企業卡巴斯基實驗室行政和高級領導人員的個人實施制裁。

在俄烏衝突爆發初期,美國對俄制裁涵蓋了經貿、科技以及貓狗樹木。隨着衝突的進行,美國進一步擴大對俄制裁,不再從俄進口濃縮鈾。如今,美國又禁止俄軟件產品在美銷售。可見,拜登政府意圖堵住任何一個漏洞,防止俄羅斯從美獲得任何收入。

在援烏議題上,美國持續加強對烏軍援。4月20日,拜登批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608.4億美元援助,同時拜登動用行政權力批准一批價值10億美元、可快速運抵烏克蘭的軍援。此外,五角大樓宣布提供一批價值60億美元、包含適配同類型防空系統導彈的軍援。

6月20日,美國還通知有關方面將暫停向其出售數以百計的防空導彈,將這批導彈轉運至烏克蘭,以強化其防禦能力。此外,為了增強援烏能力,美國緊急提升炮彈製造能力。根據計劃,在2025年底,其炮彈產量將大幅提升10倍,到時月產量有望達到10萬發。

美國一方面傾儘力量援烏,另一方面擴大對俄制裁,不斷打擊俄經濟,最終俄烏戰事能否朝着符合美烏利益的方向發展?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單一,經濟支柱主要就是能源、糧食和軍工出口。6月17日,據英國安迅思公司發佈的數據,今年5月,歐洲從俄進口的天然氣近兩年來首次超過美國,俄羅斯重新成為歐洲天然氣最大供應國。石油、天然氣、小麥都是硬通貨,不管美國如何制裁或者「長臂管轄」,總有國家會上趕着買。

俄羅斯本身擁有完善獨立的國防工業鏈條,武器產量能夠獲得持續增長。此外,普京訪問朝鮮後,朝鮮可能會向俄供應更多的武器彈藥。朝鮮勞動力充足,也擁有完善的國防工業,完全有能力向俄供應大量炮彈。

(文/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