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90後男子深漂8年,失業3個月躺平出租屋,卻堅持不回老家!

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無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智能設備的普及,讓信息獲取變得觸手可及,高效的交通工具縮短了地理距離,而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更是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

然而,科技的雙刃劍效應也日益顯現,尤其在就業領域帶來的挑戰令人深思。

如今,許多工廠實現了自動化生產,所需的勞動力越來越少。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就業結構,也使得就業市場變得更加競爭激烈。與此同時,就業問題的嚴峻性也日益凸顯,許多人面臨著失業的風險,尤其是那些缺乏專業技的勞動者。

就像下面的這位男子,就是面對失業的一員。

在廣西,有這樣的一位男子,獨自飄蕩深圳8年之久,隨後因為種種問題,轉而在東莞工作一年,但最後還是以失業告終。

被逼無奈告別廣東,重回廣西,卻沒有返回家鄉的勇氣。

事情發生在廣西桂林,男子自述是個90後,但是從面相上看,顯得非常年輕帥氣,甚至像是一個00後的大學生。而真實情況卻不是這樣,男子老家雖然在廣西,但在年齡長大後,提起行囊趕往廣東,和同齡的年輕人一樣,選擇了進廠打工。

第一站就是深圳,也是男子刻骨銘心的地方。從一開始,男子就選擇在深圳穩紮穩打,一努力就在此紮根了8年之久。但最後還是因為特別的原因,選擇離開這座城市去隔壁東莞發展。

第二站就是東莞,男子剛去也是野心勃勃,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在當地定居。但天不遂人願,一年之後業績嚴重下滑,不得不離開這座燈紅酒綠的城市,選擇靠近老家的廣西去奮鬥。

當下,男子到達廣西,尋找了3個月的工作,但最後還是失業在出租屋。被逼無奈,男子想要回老家,行李都收拾好了幾天,卻遲遲不動身。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男子覺得自己回老家太過於丟人,一想到老家人背後小聲議論的嘴臉,瞬間一點勇氣也沒有了。

被逼無奈,只能在出租屋硬挺,也不知道當下該怎麼辦,該何去何從。

那問題來了:當下不少年輕人在城市生活不下去,但是又拒絕返回農村,該怎麼看這種現象呢?

一方面,城鄉發展不平衡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城市發展一直受到更多的政策傾斜和資源傾斜,城鄉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拉大,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相對落後。這導致許多年輕人對鄉村失去了向心力,更傾向於選擇在城市打拚。

另一方面,年輕人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當代年輕人更注重個人價值實現和生活質量,他們追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的發展,而農村的生活方式和發展空間在某種程度上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