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幹爭先年丨【快乾之星】深化產教融合,蓄勢發展能級全面提升

校地聯動、聚焦科研
建設未來大學科技園
校企協同、聚力創新
打造產教融合示範區
未來科學城管委會產教融合專班由未來科學城校城融合處牽頭,下設綜合辦公室、高校聯絡辦公室、規劃建設辦公室。一直以來,專班堅持強化機制建設、服務高校發展、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發揮園區高校創新優勢,結合未來科學城產業資源,圍繞產教融合工作持續發力,助力未來科學城獲評全市唯一的「2023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稱號,獲評昌平區2024年3月份「快乾之星」

在沙河高教園區建設發展理事會的指導下,沙河高教園區高校聯盟成立,目前設立了教學、空間共享等9個專業工作委員會,實現高校資源共享、學科共建、聯合創新、校際融合。專班在做實高校聯盟的基礎上,持續激發產教融合活力,推動召開園區高校聯盟第二屆理事會,發佈高校聯盟「北斗星鏈」內涵發展行動計劃,推進教學資源、高校空間、科研平台等共建共享,北航工訓中心、礦大智造創新中心開放實踐課程,建設北郵智算中心二期、北科大共性技術測試服務聯盟等平台,推進6g先導區在園區落地。
在與園區對接促成下,未來科學城東西區聯動,各類主體合作建立了5個協同創新實驗室,扶持6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及2個正在推動建設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高校成果不斷外溢,北航未來區塊鏈與隱私計算高精尖創新中心產出50餘項軟硬件實質性前沿科技成果,發明專利37項;園區4所高校及1所高校技術研究院獲市科委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建設項目支持;全區首家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創新基地成功落地,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生態加速構建。
與此同時,專班在園區環境品質提升、高校新校區建設上持續發力,推動高校創新資源集聚。啟動公服配套區建設,優化停車秩序、公交線路,完成慢行系統改造,實現6所高校互聯互通;加快配套基礎教育設施建設、完成學府公園環境提升改造,實現東沙河濱水公園景觀提升,開啟美麗高教園ai樂居環境提升工程。圍繞高校新校區建設,北航1-4號科研樓等項目順利完工,信息科大一期工程全部開工,完成主體搬遷,高校累計竣工及在施面積達222萬平方米。目前8所高校已入駐9個一流學科、66個一級學科、49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5個整建制學院,學生總數5.1萬人,高校新老校區定位明確,各類科研及教育資源正在向沙河校區加速聚集。
在成果轉化落地方面,校城融合處積極向上爭取資源,與市科委、市教委謀劃建設未來大學科技園,打造產教融合示範區。已完成未來大學科技園發展規劃編製和平台公司組建,北郵牽頭的未來通信產業園已明確技術轉化項目,並完成裝修改造方案編製;空天產業園儲備成果轉化項目30項,即將啟動設計招標,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生態加速構建。推進華電國際能源電力創新中心、國家清潔能源與安全應急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引入40餘家能源電力類高科技企業,園區已集聚高校成果轉化企業100餘家。推動未來科學城成果轉化基金設立,作為未來大學科技園建設配套基金,投資於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項目和處於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業早期的企業,支持園區高校成果轉化項目落地。
今後,未來科學城管委會產教融合專班將繼續圍繞「實幹爭先年」主題活動,統籌保障產業空間,強化校企協同發展,引導高校與科研院所、龍頭企業深化合作,建設未來大學科技園,聚焦重點領域,支持高校主動對接區域、產業技術需求,開展場景創新的產學研合作,培育更多硬科技初創企業,科技型高成長企業,共築產學研合作新機制和新平台,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工作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