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關稅,但對中國工業的影響有限

王毅:這是當今世界上最典型的霸道霸凌!

針對近段時間美國連續多次對華實施的單邊制裁行為,官方也給出了回應,很顯然,看似強勢制裁的背後,卻暴露了美方的不自信沒底氣。就連英媒《金融時報》也表示,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關稅,但對中國工業的影響有限!

5月14日,美方正式官宣,將進一步提高對華進口電動汽車、半導體、鋰電池以及光伏電池等產品的加征關稅,其中,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直接提高3倍,從25%增至100%!而中國半導體的關稅也將從2025年起提高一倍!這不就是「玩不起就掀桌」的行為嗎?

加征中國電動汽車關稅的動作發生在中國電動汽車全面崛起的大背景之下,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的出口量正式超越日本,以551萬輛,登頂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基於此,中國也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超越了德國、日本等傳統汽車強國。

進入2024年後,中國汽車出口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第一季度的電動汽車出口量就實現了同比23.8%的大幅增長,一馬當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所謂的「保護主義」為借口,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單邊制裁,美國究竟在害怕什麼?

明眼人都知道,中國電動汽車出口,本就跟美國市場沒有太大的關係,儘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但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出口至美國數量僅僅只有1.25萬輛,佔比僅僅只有0.3%。而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動汽車出口至美國的數量進一步縮減,只有2051輛,很顯然,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早就已經放棄了在美國市場的布局,看清了整個局勢。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征關稅,就有點「跳樑小丑」的意思了,加征100%關稅,意味着,10W的中國電動汽車出口至美國市場,至少需要賣到25W,高價會勸退本土消費者,從而阻止中國電動汽車的出海,但就每年出口到美國市場的1W多輛中國電動汽車來說,棄之也不可惜,如英媒所言,影響有限。

很顯然,美方此舉就是「隔山打牛」,而這頭牛指的就是歐盟。美方想要用自己強硬的態度給歐盟一些壓力,希望它們也能夠加入,阻止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崛起。但這一強烈的「信號」能否讓歐盟跟進,還不太好說,畢竟各方都有利益考量,但對於中國電動汽車出口來說,還是存在一定不確定風險的。

加征關稅,本就是一把「雙刃劍」,對中國電動汽車出海帶來影響的同時,最終也會令美部分產業受到阻礙,且最終還得美本土消費者「背鍋」。還有一點,所謂的高關稅,本就是西方國家在18-19世紀慣用的「老套路」了,但經過歷史的驗證,早就已經明確,加征關稅是阻止不了中國工業的崛起。

經過這麼多年後,拜登故技重施,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行為,反而再次證明了自己的無能。還是那句話,公平合理的良性競爭,才能實現雙贏,才能維持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霸權主義必定會被歷史的車輪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