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上演第二次大罷工,2700萬人陷入貧窮,米萊怎麼辦?


界面新聞消息稱,5月9日阿根廷首都爆發了第二次全國大罷工,與1月24日的大罷工導致全阿癱瘓相比,這筆規模更大,影響更大。大部分學校、銀行、地鐵、店鋪、醫院等紛紛關門打烊,垃圾無人清掃,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陷入了癱瘓狀態。而且受罷工影響,阿根廷最重要的運輸港口羅薩里奧港在農產品出口旺季陷入癱瘓。該港口出口80%的農產品,而農產品是阿根廷重要的財政收入支柱之一。

之所以出現這次大罷工主要是阿根廷經濟出了大問題。一份數據顯示,在過去12個月全阿累計通脹率為287.9%,但3月通脹率為11%,低於去年12月的25.5%,這讓政府實現了財政盈餘。

阿根廷比索大幅貶值、物價上漲、政府補貼縮水等情況嚴重衝擊了低收入人群,也就是手頭有錢的仍然是政府辦公人員,與底層百姓毫無關係。阿根廷天主教大學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1月,阿根廷的貧困率飆升至57.4%,為過去20年來最高。阿根廷有約2700萬人處於貧困中,其中15%為「赤貧」。

所以,阿根廷工會十分不滿,組織大量工人來了一場全國大罷工。阿根廷鐵路工會秘書長索布雷羅發出警告稱,假如政府不與工會談判,工會準備好繼續罷工36小時。這就是要求政府給底層工人發放生活補貼,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薪酬,如果辦不到,類似的罷工場面還會繼續發生。

可是由於阿根廷比索持續貶值,如今的阿根廷政府又惹怒了底層百姓,面對這重重危機。為此米萊政府想了兩個辦法,一個是宣布啟用10000比索的紙幣,此前阿根廷紙幣最大面值是2000比索。而10000比索按照現在的匯率為11美元,黑市上為9美元。阿根廷央行還準備在年底還要推出20000比索紙幣。

還有一個辦法是對外借錢。米萊政府派遣外長蒙迪諾訪問中國,尋求中國加大對阿根廷的投資貿易,其最主要的一個事情就是討論「貨幣兌換」等問題。但收穫並不大,也就說沒有借到錢。因為當初米萊當政後,第一時間就是想着如何討好美國,甚至學習蘇聯展開了所謂的「休克療法」,並不鼓勵與中國加強貿易關係,還宣布要退出金磚國家,申請加入北約組織。面對這種情況,中方當然是有情緒的,暫時我們不還想投資阿根廷,除非阿根廷拿出足夠的誠意來。


可以說,米萊政府是病急亂投醫,結果越着急越出問題。如今阿根廷爆發兩次大規模罷工運動,就說明米萊的經濟改革措施存在問題,是時候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