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剛談完,韓國就嗅到風向,派出高官訪華,要跟中國談兩件大事

中美關係是中國與其他西方國家關係的風向標,近兩年,中美兩國高層舉行了多場會談,推動了中美關係降溫,也向外界釋放了一個信號:中美雖然存在很多分歧,但大體上還是能夠和平相處。

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存在兩面性,一方面,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將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但另一方面,美國又多次給予中國商品豁免權,沒有與中國徹底脫鉤。

事實上,在很多領域美國都需要與中國合作,日前中美舉行了「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雙方分享了應對氣候危機的經驗。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雙方未來還將加強技術經驗交流。

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

此前因為美國的挑釁行為,中美氣候合作曾一度暫停,後來也是美國先向中方提議恢複合作的。因為美國相關的光伏產品都需要從中國進口,缺乏相關產業是美國選擇中國的重要原因。

而看到中美積極交流合作,美國的盟友也開始轉向,也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據報道,韓國外長趙兌烈將於5月13日至14日訪華,屆時中韓外長將舉行會談,這也是韓國外長時隔6年半再次訪問中國。

韓聯社報道,韓國外長這次訪華將與中方談兩件事:中韓關係發展方向和供應鏈合作。作為美國的盟友,韓國曾經多次對中國進行挑釁,最典型的例子韓國在國內推進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韓國外長趙兌烈

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名義上是遏制朝鮮,實際上是為了收集中國導彈的數據。韓國政府此舉將中韓關係推向了低谷,韓國前總統文在寅上台後,立即着手緩和中韓關係,避免了中韓關係進一步破裂。

但是隨着尹錫悅上台,韓國在中美兩國之間平衡又被打破。尹錫悅可以說是韓國最親美的總統,甚至可以不顧韓國的國家尊嚴,對美國政府百依百順,讓韓國的國際形象大跌。

然而美國的行動給了韓國當頭一棒,在韓國積極圍堵中國的時候,美國又開始與中國講和,只剩下韓國帶頭衝鋒。韓國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先跟着美國走,給中韓關係先降降溫。

韓國總統尹錫悅

更重要的是,韓國同樣需要與中國合作。這一點並不奇怪,因為中國擁有着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擁有着無限潛力,與中國合作帶來的收益,是很多國家都無法忽視的。

根據韓國媒體的統計,韓國去年對華出口半導體設備總額為44.76億美元,比前年縮水了20.3%,這些損失都是由韓國企業承擔,而韓國原有的市場份額被美國、日本荷蘭等國瓜分。

韓國跟隨美國的對華政策,到頭來不僅沒有佔到便宜,反而還在逐漸失去中國市場。只要韓國政府還沒有昏頭,就知道怎麼做選擇,否則長此以往下去,韓國企業會第一個向尹錫悅發難。

半導體

除了韓國,日本也在與中國加強交流,據日本共同社報道,20名中國將校級軍官將訪日,與日本自衛隊軍官舉行交流活動,還將參觀日本自衛隊的小牧基地和舞鶴基地。

同時外界還有傳聞,本月底中日韓領導人將舉行會談,而中日韓三國早在幾年前就開始規劃自貿區。中日韓自貿區如果能夠建成,將成為一個人口超過15億的大市場,到時候開展貿易會更加便利。

中日韓是搬不走的鄰居,雖然存在着一些歷史問題沒有解決,但是並不影響合作。中日韓關係之所以一直跌宕起伏,主要是美國在旁邊作梗,如果從日韓自身利益出發,與中國合作顯然是有利的。

美日

美國實施的對華政策出了問題,不僅沒有及時改正,還要求盟友也跟隨自己的步伐,美國曾多次要求韓國禁止向中國出口半導體設備。因為最後損害的是韓國企業的利益,和美國沒關係。

美國這一招不可謂不陰險,美國並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就製造了一個對華包圍圈。美國同時又是全球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日本、韓國都有美國的駐軍,韓國還要依靠美國對抗朝鮮。

所以未來我們只要盯緊美國的動向,就能掌握美國盟友下一步的行動。對於日本和韓國來說,如何在中美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才是最重要,兩個大國相爭,地區小國往往會最先遭殃,做到兩邊都不得罪,是一個小國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