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 以色列已控制拉法口岸,埃及警告以色列已做好準備

中東衝突前線戰況臨阿瑟

近期,以色列軍隊在加沙地帶發動的代號為"黑雲行動"軍事打擊行動陷入膠着狀態。儘管以軍聲稱已徹底控制了舉足輕重的拉法口岸,但哈馬斯武裝分子仍在利用地道戰術予以頑強抵抗。

拉法口岸作為埃及與加沙地帶的重要陸路通道,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一旦被以軍把持,埃及向巴勒斯坦地區運送主義物資將受到嚴重阻礙。同時,以軍也可藉機切斷哈馬斯的補給線,從而獲得戰略主動權。

有消息指,埃及對以軍強佔拉法口岸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並下令戒備部隊調動坦克和火炮開赴前線,準備就緒應對一切衝突擴大。由此可見,埃及方面對失去重要通道的擔憂不無道理。

分析認為,以軍對拉法口岸斬獲顯然出於多重考量。首先,控制該口岸的經濟價值不容小覷,以軍可通過徵收過路費增加財政收入;其次,切斷哈馬斯的補給也有利於遏制其軍事實力;重要的是,拉法一旦淪陷,以軍將獲得戰略主導權,迫使哈馬斯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然而,雖然以軍掌控了拉法,但哈馬斯並未乖乖就擒。據報導,自"黑雲行動"展開以來,雙方已經發生數十次武裝衝突,僅在拉法地區就造成近400人傷亡。現場一片狼藉,廢墟遍地,地面部隊陣亡和傷員不斷被直升機運送出前線。

值得一提的是,哈馬斯方面雖然人員和裝備遠遜於以軍,但其游擊戰術頗為高明。善於利用地下掩體和地道展開流動戰,等待以軍撤離後再出其不意地發動攻勢,給對手造成沉重打擊。這種戰術雖然使哈馬斯傷亡較重,但也令以軍寸步難行,無法全面壓垮對手。

另一方面,哈馬斯還依賴火箭彈等常規武器對以軍陣地發動攻擊。據悉,僅在拉法地區,以軍就遭遇了200多枚火箭彈襲擊,雖然約一半被攔截,但剩餘火力已對其軍事設施造成重創。綜合考慮雙方的傷亡情況,單憑公開數據恐難真實戰況。

縱觀整個衝突,哈馬斯堅韌不拔的表現使雙方陷入僵持階段,暫時難分伯仲。與此同時,國際對這場衝突的持續蔓延也表現出越來越大的焦慮。聯合國和多國紛紛美國敦促以色列立即停火,避免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