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大幅貶值,中國遊客抄底,買爆日本奢侈品!

日元大幅貶值,中國遊客擠爆了日本商場。

同樣一個包,在中國賣1萬,去日本賣,7000就能拿下。有人會說,這不只便宜了3000嗎?這麼點錢,連機票都不夠,有必要跑去日本買一個包嗎?可是,如果是10個,20個呢?批量代購呢?僅憑30%的價差,就足夠一小波人發一筆橫財了。有代購稱,往日本跑一趟,能賺1萬多。還有旅遊博主稱,現在的日本,就相當於全部資產對海外打7折。不管是酒店、景區,還是房子,股權等,統統七折,這就吸引了全球投資者、全球遊客,瘋狂湧入日本。

今年一季度,訪日遊客消費總額超過1.75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819億元,創造歷史新高。僅3月份,就有300多萬人次的境外遊客,湧入日本。整個第一季度,訪日遊客突破了850萬人次。以此推算,今年,日本接待國際遊客有望突破3400萬人次。

其中,中國遊客特別多。現在的日本商場里,擠滿了買買買的中國人。如果不看地標,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國內了。為什麼會有大批中國遊客湧入日本?關鍵就在於,日本貶值,奢侈品全部打7折。2021年,1人民幣只能換15日元,可如今已經能換21日元了。有些中國人趁着日元便宜,直接跑到日本去買房了,抄底日本房地產了。但不一樣的是,中國人主要跑去日本消費,而美國人主要跑去日本投資,抄底日本優質資產。

早在2020年,美國股神巴菲特就提前買入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分別是伊藤忠、丸紅、三菱、三井物產以及住友。在持續增資後,巴菲特拿下日本五大商社9%的股份。巴菲特的意圖十分明確,就是純財務投資,為的是賺取超額利潤,不尋求控股權。巴菲特特彆強調,持有總股權份額不會超過9.9%。

可在巴菲特的帶領下,美元資本瘋狂抄底日本股市。因為日元越貶值,美元購買日本資產的價格就越低,獲利空間就越大。短短三年時間,巴菲特押注的日本五大商社,市值就翻了一倍多,狂賺約765億人民幣,摺合美元也超過了100億。此外,日本五大商社還拿出了1/3的凈利潤,進行大額分紅。這讓巴菲特賺得盆滿缽滿。可這個世界上,當頂尖富豪的財富發生超額增值時,一定是有另一部分人在負重前行。因為美元資本賺到的錢,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日本老百姓創造出來的財富。

誰成為了美元資本獲利的代價呢?就是日本普通人。日本經濟正在經歷着一場冰火兩重天。一邊是,美元資本瘋狂湧入日本股市,推高日經指數,創造了日本股市的繁榮。可另一邊是,日本普通老百姓卻要承擔嚴重的通脹風險。

不管是人民幣資本,還是美元資本流入日本,最終都是換成了日元。日元越貶值,人民幣、美元資本就越多地湧入日本,日元的流通量就越大。對中國遊客、美國資本而言,日本資產變得便宜了,可以抄底了。可對日本老百姓而言,自己手裡的錢不值錢了,物價還飛漲了。因為奢侈品價格相對固定,價格不會輕易大幅上漲。可是,日常生活用品,在貨幣貶值下,卻被迫承受了通脹,價格持續上升。

在日本,一顆白菜賣到了人民幣100元。蔬菜、大米、水果,價格紛紛上漲。這是一種典型的「輸入式通脹」,就像08年次貸危機爆發時,大量美元湧入中國,推高了中國的房價。如今,日本則是承受了人民幣、美元的雙重湧入,不僅推高了日本的房價,也推高了日本的物價。在今年4月初,日本就有2806種食品價格上漲,部分食品上漲幅度超過25%。

但是,日元貶值卻有利於日本的出口貿易,因為出口利潤更高了。同樣在美國賣一輛豐田汽車,大約售價2萬美元。2021年,2萬美元只能兌換208萬日元。可如今,2萬美元可以兌換312萬日元。豐田汽車去年在美國賣了553萬輛,僅匯率差,就能額外帶來極為豐厚的利潤。也正是這一年,豐田凈利潤登頂全球,達到297億美元,超過中國所有汽車公司凈利潤之總和。

所有的日本跨國集團在匯率上,都有了更大的獲利空間。可承受這一代價的,卻是普通的日本打工人。工資上漲幅度,趕不上日元貶值的速度。三年來,日元貶值了56%。日本打工人什麼都沒幹,口袋裡的錢就蒸發了56%。

但從美元資本的歷史走向來看,在推高日本股市以後,必然尋找下一個目標。等美元撤離日股時,日本中產階級還得被收割一波。這個套路,土耳其、韓國、越南都已經扛過一次了。日本既沒有重大產業創新,也沒有重大技術創新,股市、消費的繁榮,都存在嚴重的泡沫性。日本不過是獻祭自己,為美元資本輸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