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美國尷尬的事實:打壓中國芯,卻讓中國芯片設備崛起了

前言

半導體行業在當今社會是關鍵支柱產業,對於中國來說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

美國一直在處心積慮的打壓中國芯片產業,這讓中國半導體行業在一段時間裏面受到很大的損失。

但是一個令美國尷尬的事實:打壓中國芯,卻讓中國芯片設備崛起了……

美國打擊「中國芯

美國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不斷對中國芯片出口進行管制措施,打壓中國半導體行業,從各個方面對中國半導體進行全面的打擊。

首先就是從芯片製造的源頭光刻機,美國給荷蘭施加壓力,對於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限制。

其限制荷蘭阿斯麥光刻機生產商,銷售給中國深紫光高端光刻機,這想要以此阻礙中國芯片的生產和製造。

其次就是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借口,限制中國生產出來的芯片向國外出口。

實際上美國對中國的相關限制舉措,已經超越了國家安全概念的邊界,這樣導致中國普通民用芯片的正常貿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還有美國不光限制中國普通芯片向國外出售,而且還限制其他國家對中國售賣芯片。

就像是英偉達RTX4090芯片的定位是消費級顯卡,主要是用來電腦遊戲玩家的使用,跟國家安全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這也受到美國出口管制措施的影響,這款芯片被迫在中國市場下架。

美國對中國芯片的打擊,這裏面包括光刻機、中芯國際等的手段基本上已經用盡了。

美國這樣一味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圍追堵截,最終將會反噬自身。

但是一個令美國尷尬的事實:打壓中國芯,卻讓中國芯片設備崛起了……

那麼,中國芯片設備崛起裏面最關鍵的人物是誰呢?

中國光刻機之父尹志堯

尹志堯是中國半導體行業前沿領域的學術精英,技術專家,被大家稱為「中國光刻機之父」。

他的一生可謂是非常傳奇的,他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

1967年畢業以後,他先後在石油化工部和中科院工作,負責催化劑產品的研究。

要是按照平常一般人的想法,尹志堯端着的可是「鐵飯碗」,可以干一輩子的活,多好。

但是尹志堯並沒有滿足現狀,他在1980年出國前往加利福尼亞大學留學進修,並取得了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以後,尹志堯進入到英特爾研發中心,開始了改變一生的工作,那就是等離子光刻機等關鍵設備的研發。

隨後的20年里,尹志堯一直在半導體光刻機行業繼續深耕。

他陸續參加了更新換代的等離子光刻機的研發,被稱為微觀設備領域的「最強大腦」之一。

肯定有人問了,尹志堯的半輩子都在美國半導體行業奉獻,到底什麼時候回到的中國呢?

2004年的時候,已經60歲的尹志堯帶着一批資深的半導體行業的專家,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

從無到有,他們一起在上海浦東創辦了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尹志堯擔任董事長兼總裁。

有很多人非常佩服尹志堯的勇氣,因為人在60歲的年齡,真的很少有人會重新開始,進行未知的創業。

那時候,中國半導體設備還處於比較空白的階段,基本上芯片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那麼,60歲再次創業的尹志堯,中微半導體現在到底又什麼樣的成績呢?

中國芯片設備崛起

由於尹志堯和一起創業的半導體行業的專家,在美國已經了解全球光刻機的專利和研究。

他們經過不斷的研究和努力,避開國外光刻機專利,研究出來了屬於自己的光刻機設備。

中微公司研發是干法刻蝕光刻機設備,用於晶圓上加工微觀結構,簡單的說,就是生產芯片的設備光刻機。

中微公司在光刻機領域有着人脈和技術積累,公司在短時間以內突破了國際光刻機的技術壟斷。

尹志堯領導着中微公司研究出來的等離子刻蝕設備,已經應用於國際先進的14納米、7納米和5納米的生產線。

中微公司 2023 年新增訂單金額約 83.6 億元,較 2022 年新增訂單的63.2 億元增加約 20.4 億元,同比增長約 32.3%。

中微公司刻蝕設備新增訂單約 69.5 億元,同比增長約 60.1%

其實尹志堯在帶領着一眾夥伴創建中微公司以後,這二十年來,也遭遇了很多磨難,其中就有來自於美國的打擊。

在2018年初,中微半導體公司接到上海浦東海關的通知,中微公司專利權設備即將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出口。

中微公司隨即做出反應,向上海海關提出扣留嫌疑物品的申請。

上海海關也真是給力,及時啟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程序,這批貨物高達3400萬。

中微公司自主研發的專利在國際上面得到了承認,美國也正視了中國知識產權的狀況。

不得不說,經過中國企業和各方人士的努力,中國的芯片行業已經走向了正軌。

之前依靠進口的中國芯片,在新的一年裡,中國芯片的情況怎麼樣呢?

「中國芯」飛速發展

邊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發展,中國半導體設備被「卡脖子」的狀況依然存在。

但是隨着中國中微公司,中芯國際等中國國產公司的不斷發展,這樣我們芯片的進口量在逐年減少。

2023年中國累計進口集成電路4795億顆,較2022年下降10.8%;進口金額3494億美元,下降15.4%。

隨着中微半導體科技公司光刻機的不斷發展,向著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和聯芯國際之間的合作日益緊密。

這對於中國芯片擴大生產方面有着積極的作用,加上中國政府的積極推動和相關政策上的扶持。

中國企業正在不斷建造芯片供應鏈,提高芯片產能,這些芯片將用於汽車和家電等設備。

一個令美國尷尬的事實:打壓中國芯,卻讓中國芯片設備中微公司的光刻機,在中國大地上面崛起了……

信息來源:

新浪財經:中微尹志堯:公司絕大部分刻蝕設備零部件已實現國產化!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020398625393697&wfr=spider&for=pc

環球網:美國加碼打壓中芯國際,專家:一味圍堵中國企業,最終只會反噬自身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643893675994600&wfr=spider&for=pc

抖音百科:尹志堯

抖音百科: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