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北約就造核彈,做美國炮灰?烏克蘭議員:願跟着美國對中國開戰

文|哆啦B夢

編輯| 哆啦B夢


「恢復烏克蘭的核地位!」

「如果不提供援助,烏方將不再視美國為戰略夥伴!」

「我們樂意與美國並肩作戰,無論是在朝鮮附近,還是北京附近。」

在丟掉阿夫傑耶夫卡之後,烏克蘭人「徹底瘋了」……

尤記得2014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後,張召忠曾經說過,在這麼下去,烏克蘭這個國家就要完了。

10年後的今天回望過去,「局座」可以說一語成讖。

烏克蘭原本有4000萬人口,不但是糧食出口大國,也是一個中等的工業強國。

然而,如今一切都變了,烏克蘭人要麼跑路,要麼成為了俄羅斯人,工業精華烏東四州也要打沒了,國有資產賣給了美國人。

今年2月份,阿夫捷耶夫卡防禦體系全線崩盤,之後不到10天里,烏克蘭就先後丟掉了三個村子,第二道防線仍然沒能組建起來。

佔領了阿夫捷耶夫卡的俄軍將會一路向西推到什麼地方,暫未可知。怎麼看,烏克蘭都是一股子亡國之相。

在面臨亡國危機的情況下,烏克蘭那一票根本不合格的政客們,徹底慌了。

在2月16日至18日舉行的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阿列克謝•貢恰連科當面質問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

「對華盛頓來說,究竟是烏克蘭加入北約更好,還是獲得核武庫更好?」

他說,烏克蘭要恢復曾經的核地位。這並不是異想天開,因為烏克蘭仍然保留着自蘇聯時期留下來的生產核武器的科學技術,

對於美國來說,這兩個問題都不好。畢竟「加入北約」就像是放在在拉磨的驢前面的胡蘿蔔,永遠不可能實現,美國和歐洲國家可不敢真的下場和俄羅斯對戰。

這一點從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以及法國總統馬克龍相繼爆料,說「歐洲討論了向烏克蘭派兵的問題」之後,波蘭、德國、美國等國家一個個的跑出來說「沒有往烏克蘭派遣軍隊的計劃」,就能看出,唯恐真的激怒俄羅斯。

至於「恢複核地位」,那自然不可能了。

烏克蘭代表的話引起了軒然大波,但這還只是個開頭,烏克蘭官員的發言一個比一個「驚悚」。

澤連斯基在和美國副總統哈里斯打電話討論軍援問題的時候,對美國政府進行了威脅:

「對我們來說,這一輪(軍事援助)至關重要。我們目前不去考慮替代方案,因為我們期望美國做為我們的夥伴——戰略合作夥伴——這個夥伴將繼續是戰略合作夥伴。而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替代方案,那麼這意味着它(指美國)將不是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去考慮替代方案。」

如果你再不給我錢,我們就不再是夥伴了。這話由澤連斯基說出來無疑充滿了喜感,只能說不愧是曾經的喜劇演員。

烏克蘭眼見自己用「不當美國的夥伴」這種天大的事情拿來威脅美國都不管用,態度立馬來了個180°的大轉彎,不再威脅美國了,開始轉向討好了。

2月23日,之前那位發表過「暴論」的烏克蘭國會議員貢恰連科,在接受採訪時又發表了驚人之語:

「烏克蘭擁有『自由世界』第二強大的軍隊,僅次於美國。烏克蘭人樂於和美國共同作戰,無論是在朝鮮,在北京,亦或者是在伊朗。只要是站在美國一邊,與誰開戰都沒有區別。」

烏克蘭打俄羅斯還不夠,還要打中國,伊朗和朝鮮,屬實是貽笑大方了,甚至連朝鮮都把這件事當成了笑話,根本沒把烏克蘭放在眼裡。

據朝中社報道,國際專欄作家盧宙鉉發表了一篇文章,稱:

「貢恰連科的話可笑至極,連他的主人都會感到驚訝,澤連斯基集團的行為顯示出自己的無知,表現的過分頭腦發熱,像小狗一樣搖尾乞憐,盡量迎合主人的喜好。

我應該給出忠告: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我們作為世界核大國都不必與軟弱的烏克蘭打交道,因此基輔當局不必盲目相信美國,不假思索地將我們拉入談話,而是要表現出克制和謹慎。」

那麼,中國是如何回應的呢?

2月26日的新聞記者會上,塔斯社記者就這件事提出了疑問。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

「烏克蘭危機的一條重要啟示就是,搞陣營對抗無法帶來安全。作為負責任大國,中方將繼續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的表態根本沒把烏克蘭的「威脅」放在眼裡,畢竟烏克蘭說要和我國開戰這麼「大的事」A股連點波動都沒有,甚至還在上漲,可見,烏克蘭是真的一點威懾力都沒有……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烏議員稱願協助美國與中國等作戰,中方回應》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朝中社:軟弱的烏克蘭試圖通過攻擊擁有核武的朝鮮來取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