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國工作一年,對德國有了全新的認知,看看跟你知道的一樣嗎

1:德國冬天很冷,用的是暖氣,德國人房子外牆都很厚,一般都在30~36厘米之間,材料也是保溫的,走進德國人房子明顯感覺冬暖夏冷。

2:德國人做事很嚴謹,馬路補個破損也是按照程序來的,一定要修到最好,而不是差不多就行了,德國人比較注重細節和質量。

3:德國的福利待遇非常不錯,從出生、學業、工作、養老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比如,在德國生育子女可以領取到高額的獎勵。

4:烘乾機在陰冷的德國很實用,衣服晾不幹會臭會滋生黴菌。朝向馬路和公共區域的陽台或花園不允許晾晒衣服,後院是可以晾曬的。

5:德國人實行AA制,一般不請客,戀愛時也是這樣,頂多送女方一枝花。德國人偶然在外吃飯,沒吃完的食品,一定帶回去,哪怕是一口麵包,不然會被罰款。

6:德國的的士雖然都是奔馳,但並非是那些豪華奔馳,只是一般般的低檔奔馳。60歲以下的德國人沒多少喜歡開奔馳的,開寶馬的倒是不少。

7:訂德國人的設備,在我們國內1個月就能完成的設計,德國人至少得3個月的時間,這很可能不純粹是效率低的問題,而是一種精益求精的理念或文化。

8:德國人在品質和細節把控上是真的執着,當我第一次把公司的產品拆開來看到內部構造的時候,真的太細緻了,設計師和工程師們把所有你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方面都考慮進去了,在幾乎所有的細節上確保產品安全可靠耐用。

9:德國人的生活比較佛系,對於賺錢,他們沒有我們這麼深的執念,每當適合旅遊的季節來臨時,德國就有很多個體工商戶關門歇業,出外遊玩一段時間再回來。

10:德國在馬路上和城市中心有許多公共停車位,自己主動交付,然後把交付憑證放在車的擋風玻璃下,以便檢查,幾乎沒有收費員。

11:德國人通常自己動手修房子,因為請工人的費用高的離譜。德國人住獨棟別墅的,或者說是自有房產的不多,絕大多數是租房住,居民房一般在五層以下。

12:德國的房子,尤其是有些年頭的房子,受到保護。房東可以在室內改動,裝修,就是不允許改動外觀。德國人打掃房屋衛生很認真,不但屋內收拾的乾淨,就是屋頂的落葉灰塵都是帶水管爬上去沖洗乾淨。

13:在德國租房子居住,大約十到十五年的租金等於房價。如果退租,一般都需要將房間重新粉刷一次,否則房東會加粉刷的錢。

14:德國對於禮品也有相關規定,比如禮券,每張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額,超過就算行賄。公司請客,當然要報銷,但按照規定,財務要求寫明參加宴請的賓主姓名公司職務等。

15:德國高速基本不限速,你能開多快就開多快。從漢堡開往柏林,距離超過兩百六十公里,僅僅花了一個小時四十分鐘。在德國高速開車,因為速度快,擋風玻璃上髒兮兮的,都是撞到的飛蟲。

16:德國高速公路限速的時段、限速的路段其實也不少的。電子標識牌就架在每條車道上,隨時更新,大雨大霧,常常限速100、120,但絕大多數德國人依然我行我素,依然一百五六這麼開。

17:德國公路的質量非常好,貌似基本上沒有坑,也沒有遺撒現象發生,所以路上高速開車的風險也比較低。我有一次大雨,趕時間,車速開到160,感覺仍然比較安全。

18:德國人應該是比較務實的態度,從路上跑的汽車可以看到,兩箱車佔八成以上,舊車占絕大多數,看上去很古老的汽車依然在用,豪車特別少見。

19:德國的高速大多數路段是單向三車道,最右面是慢車道,大車尤其是卡車嚴格走這條道,中間是小車的行車道,左面是超車道。德國超車,嚴格按照左側超車的規定,基本上不會有人從右側超車。

20:德國司機一般不會主動摁喇叭,如果在路上開車前面有行人在走,很多時候都是慢慢的跟在行人後面,直到前面步行的人發現有車跟着主動讓道,德國司機似乎耐性很好。

21:在德國機場託運行李,可能超重幾公斤,這時送給辦理手續的小姑娘一個小禮品。沒有想到,行李又過了一遍稱,交額外超重費,退回小禮品。

22:相比西歐等地方,只不過德國物價相對比較便宜,然後他們的垃圾分類做得比較好,再就是德國人愛做計劃。

23:德國的個稅也高的離譜,很多夫妻結婚後,女方直接辭職在家全職家庭主婦,夫妻雙方都工作的話,個稅能扣一半多。

24:法蘭克福給人的印象不太好,滿大街難民,城市看着臟和亂,倒是德國人的自律令人欽佩,萊茵河看到一撥一撥的早鍛煉人群,也有推着老人或者殘疾人出來曬太陽的。

25:德國食品分區域,一般是烤豬肘、烤香腸,以豬肉為主,配馬鈴薯、西蘭花或者其他綠葉菜。再有就是沙拉,以凱撒沙拉為主。啤酒品種繁多,國內超市所售的所有德國啤酒與德國超市所售完全不同。

26:德國飲食里肉類是一大主食,德國菜用的是重鹽重油,尤其是餐館裏的做法,用油簡直是不嫌多。德國人也特別喜歡吃香腸吃炸物,這些東西都屬於小小一份看上去不多而熱量高的食物。

27:德國人還很喜歡甜食,德國的甜食蛋糕可以說相當的好吃,不過我的經驗就是凡是好吃的蛋糕,都是用了很多糖和黃油的產物,否則無法很到這種口感。

28:德國周末都放假,全體放鬆,享受那份悠閑。街上除了飲食,其他店面全部停業。飲食也是大家一杯啤酒,一份披薩,悠哉悠哉的閑坐,真心感覺舒適。

29:德國人骨子裡帶着一股冷漠感,對於遊客而言他們會很樂意幫忙,但也是那種彬彬有禮的感覺,想要深入的和他們交流需要時間的。

30:德國人嚴謹大多數說的是老一輩的德國人,現在德國的年輕人在工作上也算得上嚴謹,但平時卻未見得。

31:坐火車檢票方式和我們國內不一樣,德國是買票後直接上車,車上有列車員檢票,檢票是抽查的,不過我覺得頻率挺高的。火車票上沒有座位號,自己隨便坐,不過火車經常晚點,雖然時間不長,十幾分鐘。

32:地鐵設施有點老舊,地鐵通道有時還能看到尿漬,隱隱還有點異味。地鐵站沒有空調,地鐵車廂將空調熱氣直接排在地鐵隧道里,所以在等地鐵時感覺特別熱。

33:與國內城市相比,生活條件和基礎設施還是感覺有點過時。德國的數字化程度沒有國內發達,手機支付尚未普及,外賣比較慢,外賣小哥騎着單車送餐,街頭還能看到乞丐。

34:德國人酷愛飲酒,一般和他們用餐、聊天,都少不了酒。特別是啤酒,喝酒在德國人眼中已經是一種生活態度。德國人除了啤酒,也常喝一些烈酒,一般是威士忌。

35:一些來德國旅遊關於自駕、租車、飲食、支付等等實用建議。

(1)國內的駕照在德國可以直接租車,但是需要有駕照的翻譯件,在網上可以辦理,不要心存僥倖,如果被查到會很麻煩,計划行程的時候提前了解清楚。

(2)提前租車,價格會便宜,選擇面也多,如果手動擋的車也能開,那麼手動擋的車也比自動擋的便宜,在德國開車和國內一樣,都是左舵車。

(3)德國高速行車較快,注意區間限速,德國的高速路電子眼也是非常多的。可以體驗速度激情,但是安全第一,遇到堵車需要自覺靠邊讓出施救車輛通行,拒不讓路會被重罰。

(4)城市開車非常講究路權,在去自駕之前,需要要提前熟悉德國的交通規則。因為德國的地下停車場大多比較狹窄,因此如果駕駛技術不是太好,最好不要租太大的車,以免擦碰被扣錢。

(5)在德國開車轉彎永遠讓直行,進入環島一定要看環島里有沒車,沒有才能進。在德國他們已經習慣如果這條路他有路權,他們是絕對不會剎車的。

(6)還有就是德國高速其實很多都有限速所以看標示開就對了,還有記住城市裡限速50,鄉村小鎮當你進入時會有個黃色指示牌,代表你要減速到50。

(7)租車時的保險不要捨不得,盡量買最全的那種,在一旦發生特殊情況的時候,一份比較全面的保險會幫你解決很多問題。

(8)關於停車繳費,在停車場入口會有取票機,出場時拿着票提前去繳費機進行繳費後才能出場,全自動收費。在路邊停車,要在路邊的咪表上購買好停車的時間, 比如1小時、2小時這樣,如果超時,有可能被罰款。

(9)關於加油,在車的油箱蓋上有可以加的汽油標號。德國都是自助加油,加完油後付款。

(10)關於付費方式,與國內目前的移動付款不同,在德國比較主流的是信用卡及現金,因此現金是必不可少的。

(11)關於飲食,這些年以來,歐洲的中餐廳越來越多,基本可以滿足吃飯的需要,如果是住那種可以自己烹飪的房子,切記不要搞油煙太大的菜,否則有可能會引起煙感器報警,吃中餐比吃當地的食物貴。

(12)德國的飲用水瓶及易拉罐都可以回收退錢,一般在大的超市就有專門的回收機器,拿了小票以後可以在超市購物直接抵扣。

(13)關於德國的軌道交通,利用好google地圖或者百度地圖,可以清楚地告訴你公共交通的轉乘方式,自助機器買了票以後,一定要確認票面是否有車票的有效期,如果沒有一定要在旁邊打票。

(14)關於退稅,在歐洲購物達到一定金額後,基本都可以要求退稅。在慕尼黑機場退稅,如果是東西要託運的,那麼在打好登機牌後,先不託運,先把退稅單拿去海關窗口驗貨蓋章,然後再去辦理託運;如果是手提行李,在通過安檢後轉上二樓,找海關窗口驗貨蓋章。如果是搭乘直飛國內的航班,那隻能排隊等候,如果是飛往別的地方再回國,那麼就可以避開等着退稅的人群,輕鬆辦理。

(15)喝完的水都是可以回收的,每個瓶子0.25元,可以去大超市旁邊回收換錢,換的不是錢是寫着0.25的小票,小票可以去超市消費的,還有不同的瓶子不能混着退,還有就是廁所退出來的小票也是可以超市買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