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4年4個月,日本豪華代表團又來了。
繼日本社民黨黨首福島瑞穗訪華後,由日本經濟界團體聯合會和日本商工會議所代表組成的超豪華代表團,已於1月23日抵達北京,對中國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日媒稱,這是自2019年9月以來,時隔4年4個月,日本商業代表團再度到訪中國。
對於這次訪問,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市場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對於近鄰日本。中日經貿往來深厚,日本企業在華投資也有着廣泛的利益鏈,因此中日雙方有必要進行對話交流。
為了凸顯對這次訪問的重視,日方一共派出了近180人,由日中經濟協會會長進藤孝生擔任代表團團長,經團聯會長十倉雅和和日商主席小林健擔任代表團最高顧問。無論是陣容還是規模,都體現了日本商界對中國的重視。
然而分析日本經濟代表團此行目的可發現,日方在改善對華關係上的意願並不強烈,甚至還試圖對中國興師問罪。據報道,此次代表團的一項議題是就撤銷對日本水產品暫停進口措施與中方進行商討,同時,代表團的最高顧問十倉雅和還表示,將針對中國新生效的《反間諜法》,要求中方在運用時提高所謂的透明度,並恢復疫情前的短期免簽證措施。
中國為何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來龍去脈十分清楚。去年8月,日本政府決定強行排放福島核電站處理過的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核污水入海,引發了中國及國際社會的極大擔憂。期間中方曾多次與日方交涉,要求日本慎重考慮,尋找更安全、更負責任的解決方案。
然而,日本政府為圖方便,一意孤行將核污水強排入海,不僅如此,還拿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評估報告為其行為開脫,試圖堵住悠悠眾口。但中國不吃這一套,中國海關總署當即宣布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
當時中國外交部曾明確表態,這是維護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的正當、合理、必要之舉,出現這一局面,完全是日方咎由自取。日本作為水產品的出口國,應該正視其錯誤決策並反躬自省,而不是以「受害者」自居,企圖把內部問題外化和轉移責任,更不應拉上全世界人民為其錯誤買單。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去年中國從日本進口的水產品價值出現了40%的降幅,至12月更是減至零。這對日本水產業造成了沉重打擊。若此趨勢持續至2024年,日本水產業將面臨極大挑戰,甚至可能迎來最為艱難的時期。面對這一局面,日本商業代表團訪華自然要好好和中方說一說這件事。只是毫無作為就想讓中方讓步,日方未免太過天真。
至於日方還想給中國的《反間諜法》提意見,更加沒有資格。近年來,隨着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和全球化的深入,間諜活動和國家安全問題成為世界各國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日益突出,自然受到更多國家關注。新修訂的中國《反間諜法》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然而,日本方面卻對此異常關切,甚至當面要求中國提高《反間諜法》的透明度,大有「做賊心虛」的意味。
根據中國外交部和國家安全部門公布的信息,包括日本在內的個別國家確實有加大在華情報網絡建設、竊取重要機密的行為記錄。此外,新修訂《反間諜法》實施後,不少日本人離開中國,在華人數一度跌破10萬。
我們都知道,由於歷史遺留等因素,多年來,中日兩國一直保持着「政冷經熱」的關係。但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岸田文雄政府對美國亦步亦趨,指責中國構成所謂的「威脅」,並採取了限制對華出口高端芯片技術等措施,意圖遏制中國的發展,導致中日在經貿方面的交流熱度驟減。如今,日本派遣一個經濟代表團訪華,就想打破當前僵局,着實太過天真。
對於中國而言,維護地區穩定和發展仍是最優先的任務。在此基礎上,中國歡迎含有誠意的對話與合作,無論是經濟代表團的訪問,還是其他形式的交流,都是重啟雙邊關係的契機。
也希望日本能從長遠利益出發,修正對華政策,在與中國的互動中展現足夠的誠意,如此兩國關係自然能夠迎來和解與共贏。畢竟,良好的鄰里關係不只關係到雙方的利益,更對整個東亞乃至世界的穩定與繁榮具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