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發生連環爆炸案,現場發現遙控裝置,伊朗說出疑兇名單

最近這幾天真不太平,日本地震、韓國在野黨黨首李在明遇刺、美國和胡塞武裝在紅海打了起來,如今,伊朗街頭又突發爆炸。

伊朗發生連環爆炸案

據觀察者網報道,1月3日,伊朗東南部城市克爾曼市發生連環爆炸案,兩次爆炸事件間隔10分鐘,均發生在通往伊朗革命衛隊前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陵墓的道路上。截止目前,死傷人數已超過300多人,傷亡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當天,正值蘇萊曼尼4周年死亡紀念日,伊朗在全國多地舉辦紀念活動。數百伊朗人聚集在一起紀念蘇萊曼尼。2020 年 1 月 3 日,美國在巴格達機場發動無人機襲擊,刺殺了蘇萊曼尼,德黑蘭則以襲擊駐有美軍的兩個伊拉克軍事基地作為報復,使美國和伊朗幾近爆發全面衝突。不過最終兩國沒有爆發全面衝突,卻讓兩國的矛盾再次加深。

回到爆炸事故當天,根據伊朗官方媒體播放的視頻顯示,爆炸發生後,數十具血跡斑斑的屍體散落在各處,一些旁觀者試圖幫助倖存者,另一些人則匆忙離開爆炸地區。克爾曼一家醫院的一名受傷婦女告訴國家電視台:「我聽到一聲巨響,然後感到背部疼痛,然後我的腿失去了知覺。」另有視頻顯示,爆炸發生後,伊朗街頭亂成一團,伊朗人狂奔逃難。

事故發生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伊朗的敵人製造了這起災難,伊朗強烈譴責針對克爾曼市的極端主義襲擊,伊朗各部門將採取一切措施拯救傷者,同時儘快查清肇事者和幕後主使。那麼究竟是誰策划了這場事故?

誰製造了這起事故?

其中有一個較為明確的線索,克爾曼省副省長稱,現場發現有兩個裝有炸彈的袋子,被放置在墓地入口處,並通過遠程控制引爆。也就是說,現場被提前動了手腳,兇手通過遙控方引爆了炸彈。

此外,相較於哈梅內伊定性的「敵人」,伊朗聖城旅最高指揮官埃斯梅爾·卡尼直言不諱地指出,襲擊是由「以色列政權和美國的特工」實施的。

其實伊朗的懷疑並非空穴來風,當年襲擊蘇萊曼尼事件,伊朗一口咬定是美國所為,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也承認此事。當時伊朗對美國發起報復,因此只有美國有實施復仇的作案動機,是最大嫌疑人。

退一步講,如果該事件是伊朗國內反對勢力所為,這些組織與美國和英國情報部門也有密切聯繫,也就是說也是懷疑美國指使。同時,鑒於新一輪巴以衝突的爆發,以色列和伊朗立場完全不一致,且雙方在動手的邊緣徘徊,說以色列有動機,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比較麻煩的是,當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組織承認策劃該事故,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沒有以任何方式參與爆炸事件,也沒有理由相信以色列參與了爆炸事件。從這一表態上看,美國將美以與該事件的聯繫撇了乾淨。

但是,伊朗人已經認定美以是兇手,他們夜間聚集在蘇萊曼尼墓地,高呼「以色列去死」和「美國去死」。

伊朗爆炸案對中東局勢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前中東局勢並不穩定,新一輪巴以衝突已持續近三個月,以色列沒能打垮哈馬斯,還惹上了中東不少武裝分子,比如也門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等,這些武裝組織的共同點是伊朗扶持,因此以色列可能正在尋找一個契機,將美國拉下水,讓美國參與進來,同伊朗發起大戰。從這一點上分析,伊朗處境極為艱難。

自新一輪巴以衝突以來,美國對以色列的盲目支援,給巴勒斯坦居民和鄰近地區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人道災難。可以說,美國對以色列全力支持,除了沒有派遣現役軍人外,其餘諸如物資、財政和軍事武器方面的援助件件不落。在最近這一階段,以色列對敘利亞進行了激烈轟炸,約旦與以色列接壤的邊境地帶也受到了炮擊,甚至發生了以色列戰機無視國際規則、侵入黎巴嫩領空並轟炸其首都的重大事件。

但是否下場插手巴以衝突,美國還有諸多考量,過去兩年,美國主要精力集中在俄烏衝突,如今結果未獲得預期成果,反讓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美國卻負債34萬億美元,經濟近乎崩潰。美國已經疲於應對戰事,不希望再和伊朗起衝突。

不管怎麼說,中東地區的局勢一直錯綜複雜,各種勢力交織在一起。伊朗的這次連環爆炸,無疑為該地區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緊張氛圍。至於未來中東局勢如何發展,還需持續關注。同時,從和平角度考慮,我們希望看到世界各國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避免流血和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