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出奇招,三面合圍以色列,破局點出現,美國面臨二選一局面

該來的還是來了,巴以衝突持續至今,以色列毫無收手的想法,伊朗終於不忍了,準備三面合圍以色列。

說實話,巴以衝突一開始,以色列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發動進攻,還能站在輿論的高地,但這幾月里,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在各大媒體平台曝光,全世界範圍內,都爆發了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遊行。

作為地區反抗勢力代表,伊朗自始至終,都非常克制,但克制換來的不是和平,而是以色列變本加厲的侵略。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率先出手的是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自12月以來,胡塞武裝在紅海,發起了一系列針對商船的襲擊,主要目標,是那些以色列以及親以色列的商船,並公開表示,不會襲擊中國商船,因為中國人是「朋友」。

胡塞的出手,一半是施壓,一半是試探,但是,胡塞的試探,歪打正着的抓住了美軍的軟肋。

眾所周知,美軍從阿富汗撤軍之後,在中東的軍事力量,目前可以說是歷史以來最低的一次,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或多或少,是因為美國對中東控制力的下降。而俄烏衝突,讓美國不得不在地中海西北部部署海軍力量,針對俄羅斯,中美博弈,讓美軍必須把海軍主力放在太平洋,這樣一來,能抽調到紅海的軍艦,少之又少。

正是胡塞武裝的試探,進一步促使了不明武裝,在印度洋海域,發動了針對以色列商船的襲擊,背後是誰,不得而知,但一定是中東的勢力,說到底,也就是伊朗的勢力。

緊接着,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開始放風,要封鎖地中海。這句話,並非是一句空洞的威脅,因為伊朗有能力辦到,只是伊朗想辦到什麼樣的程度。

不過,要我看,伊朗多半是採取和胡塞一樣的策略,不會直接出手,而是讓支持的相關武裝組織,利用無人機和反艦導彈,進行騷擾攔截,以達到封鎖地中海的目的。這樣做,讓美軍抓不到直接開戰的把柄的同時,還能對巴以衝突局面,形成有效的外部干預。

很顯然,伊朗找到了另一個破局點,那就是針對西方資本的打擊,地中海、紅海、印度洋航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運航線之一,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貿易,也就這條航線最近最便宜,伊朗從三面封鎖合圍這條航線,等同於在合圍以色列,這種行為,其實是將中東的矛盾,轉移到了世界,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向全世界施壓,來干預以色列的進攻。

一旦形成合圍,美軍就要面臨二選一局面,要麼放棄中東,固守地中海和太平洋,要麼放棄太平洋,把軍力調到中東。

說實話,伊朗從開戰以來,等到現在,沒有等到中東團結,沒有等到以色列退兵,又不想自己衝鋒陷陣,這樣轉移風險和矛盾,無可厚非。

只要把猶太復國主義實體,也就是以色列背後的資本打怕了,以色列自然就會退兵。但問題在於,伊朗會如願以償嗎?

對於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能給出答案,但是,伊朗手上還有一張牌,那就是霍爾木茲海峽。這裡扼守世界重要的石油產區——波斯灣,伊朗是有能力封鎖它的,一旦封鎖,國際油價暴漲,對美國的經濟,將會是重擊。

只是現在的伊朗依靠出口石油賺取外匯,它有沒有那個魄力,封鎖波斯灣,這很難說,但常言道,狗急了跳牆,美以若在中東變本加厲,伊朗打出這張牌,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