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貴陽高新區、貴陽市觀山湖區2023年科技創新暨成果交流周在貴州科學城國際會議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活動以「服務『四城』聯動 助力『強省會』」為主題,300餘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匯聚科技力量,釋放創新潛能,推動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
記者從領導致辭環節獲悉,2023年,全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強化創新鏈提升產業鏈,着力將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名全國第24位,為歷史最高;創新賦能進一步顯現,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預計達7600億元、同比增長15%,技術合同成交額預計達550億元,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達到20.8%;創新平台進一步提質,成功重組特種化學電源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達到7家,新增2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9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1283家。
近年來,貴陽貴安以「科技入黔」為契機,圍繞「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堅定不移落實科技創新「3+3」部署,區域創新體系不斷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科技創新對「強省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不斷增強。2022年,貴陽在97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5位,在西部19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3位。
貴陽高新區作為全省首個國家級高新區,建區之初,就把「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作為重大使命,觀山湖作為城市新區,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強,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直以來,兩區始終聚焦「特色科技強省」「四城」聯動發展等重大部署,強化省、市、區三級共建,以貴州科學城為載體,加強高校合作,引進優質科研院所,支持龍頭骨幹企業建設國家級研發平台,兩區創新要素加速聚集,創新活力不斷迸發,為「強省會」行動注入了強勁動力。
開幕式重點推介了高新區科技創新體系、高新區創業孵化體系、高新區人才發展生態體系、清華-貴州大數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觀山湖區科技創新綜合服務平台、觀山湖區基金小鎮服務品牌。兩區通過推介系列科創服務體系和支撐平台,邀請社會各界共享機遇、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形成強大合力,與兩區共同服務好「四城」聯動,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強省會」注入強有力支撐。
在簽約環節,貴陽國家高新區與貴州科學院、貴州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貴州綠色產業技術研究院、中航發貴州黎陽航空動力有限公司、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沃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科技創新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簽訂《貴陽國家高新區業界共治理事會戰略合作備忘錄》。觀山湖區人民政府與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貴陽學院、貴州省分析測試研究院、貴州省材料產業研究院、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貴陽觀山湖人才發展有限公司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貴州分中心、貴州省技術轉移中心簽訂共建觀山湖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協議。
在成果推介階段,來自兩區的六家優質企業分別推介了遙感大數據智能挖掘與應用服務關鍵技術研究、無人駕駛通用底盤、微礦分離製備清潔固體燃料&土壤改良劑、鋁工業智能裝備及系統成果集群、高磷氟污水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白酒類廠房高效建造關鍵技術成果集群等一批業界領先的技術成果,展現了兩區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據了解,本次交流周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廳、貴陽市人民政府指導,貴陽國家高新區管委會、觀山湖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在接下來的8場主題活動中,將圍繞兩區科技創新成果、重點產業、創業孵化、人才發展、平台推介、項目合作等內容,舉行項目路演、技術對接、交流研討、政策宣講等活動。兩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在省、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指導下,按照「服務『四城聯動』 助力『強省會』」的工作部署,強化融通協作,匯聚創新資源,推動技術攻關,促進成果轉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成為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先行區、示範區。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