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人默哀,武契奇離職,遠在萬里的中國到底能否雪中送炭呢?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當今的世界並不太平,而巴爾幹半島始終是衝突的高風險地區。1999年5月7日,南聯盟大使館被炸,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近來,隨着歐洲局勢的動蕩,塞爾維亞風雲再起。

2023年5月26日,武契奇總統集會中表示,他將辭去前進黨主席職務。現場近八萬群眾在雨中為之而痛心。

在武契奇內外交困之際,有人在問:「遙遠的東方中國是否願為塞爾維亞伸出援手?」

歐洲火藥桶

巴爾幹半島地處歐、亞、非相交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歷史上,這裡成為了多個民族和各種文化的交融匯聚之地。但當地的斯拉夫人並沒有實力抵禦和消化這些外來的衝擊,從而導致巴爾幹半島矛盾叢生,衝突不斷。

眾所周知,一戰就是因為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在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地利皇太子斐迪南而點燃的。由此可見,將此地稱為「歐洲火藥桶」是恰如其分的。

二戰結束後,在鐵托的領導下,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組成了南斯拉夫聯邦,半島局勢總算緩和了一段時間。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隨着蘇聯的解體,南斯拉夫內部問題終於爆發。

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宣布獨立,巴爾幹半島戰火再起。

1999年,南聯盟」在美國和北約的武裝干涉下,輸掉了科索沃戰爭科索沃被北約軍隊接管,這為後來的紛爭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2006年,隨着黑山通過獨立公決,「塞黑聯盟」解體,標誌着當年的南斯拉夫完全消失,塞爾維亞也成為了獨立國家。只不過,這種「獨立」的過程充滿了屈辱和苦澀。

武契奇的困境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塞爾維亞並沒有迎來安靜和平的日子。

2008年,在西方的支持下,科索沃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人口占科索沃絕大多數的阿爾巴尼亞人與信奉東正教的塞族人明爭暗鬥,矛盾四起。

去年俄、烏髮生衝突以來,塞爾維亞堅決站在了俄羅斯一邊。

這徹底激怒了歐美,他們一方面威脅不讓塞爾維亞加入歐盟,一方面加緊在科索沃和塞爾維亞內部搞事情,意圖將親俄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趕下台。

武契奇是一名70後,法學專業出身。由於他多次提到當年北約對「南聯盟」犯下的罪行和採取的親俄立場,一直不受美西方待見。

2022年,科索沃挑起事端,要求將車牌統一為科索沃制式,這自然引起了塞族人的不滿,從而引發了抗議衝突,武契奇強勢回應,曾經派出武裝力量抵達邊境。

兩個月前,科索沃在塞族聚居區的市長選舉中排擠塞族人,加上之前清理塞族警察的舉動,再次激怒了塞族人。

他們舉行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科索沃也出動軍警強力鎮壓,雙方爆發了暴力衝突,北約開始向科索沃調兵遣將,地區局勢再次處於一觸即發的緊張狀態。

不過,此時的武契奇已經無暇分身,顧及這次重大事件了,因為塞爾維亞內部出了大問題。

5月3日,貝爾格萊德市中心的一所學校內,一名13歲的少年攜帶手槍向同學射擊,製造了9死7傷的慘劇。

5月4日晚,一名20出頭的青年在姆拉代諾瓦茨用步槍隨機行兇,8人死於槍口之下,14人受傷,當局出動了600名警察才將兇手抓捕。

雖然這是兩起刑事案件但國內外一些媒體藉機炒作,反對派也借題發揮,將事件的根源指向了武契奇。

一些民眾也指責武契奇站隊俄羅斯,損害了國家利益。

他們走上街頭,呼籲武契奇引咎辭職。迫於壓力,武契奇在集會中辭去了黨主席職務,現場的7.5萬名群眾在雨中見證了這一黯然神傷的時刻。

中國伸出援手

武契奇的退讓並沒有讓局勢緩和下來。反對派要求立即解散現政府,重新舉行大選。武契奇宣稱,這次事件是由外部勢力主導的,目的是謀求政權更迭。

武契奇的處境十分被動和危險,俄羅斯目前是自顧不暇,於是,有人提議:「是否可以求助於中國?」

的確,雖然遠隔萬里,但中國並沒有袖手旁觀。當武契奇通過中國駐塞大使陳波傳話,希望中國仗義執言時。

陳波當即表明立場:「中方支持塞方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科索沃方面的行動!」

隨即,中國外交部再次公開對塞爾維亞表示支持,警告北約不要干涉塞國內政。

這種旗幟鮮明的表態,讓武契奇心中安定了不少。有專家認為,如塞方有需要,中國將向其提供包括防空系統和無人機在內的武器裝備。

無論是曾經的患難與共,還是如今的「一帶一路」的戰略合作,中國都有必要給武契奇雪中送炭。

總結

雖然有中俄的支持,但塞爾維亞目前的形勢仍不容樂觀。因為他處於北約的腹地,群狼環伺,可謂是四面楚歌。

目前武契奇已宣布國家進入「最高戰備狀態」,後續如何發展,還得考驗武契奇的政治智慧。希望他能爭取到更多國內外力量的支持,讓塞爾維亞人民有尊嚴地挺立在巴爾幹半島。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