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為何互相驅逐外交官?我方驅逐的外交官甄逸慧劣跡斑斑

中加互相驅逐外交官鬧得沸沸揚揚,縱觀事件始末,責任完全在加拿大一方。

首先,看下整個背景環境。

今年2月,某些加拿大媒體引用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公布的「機密文件」和「匿名情報」,聲稱中國插手干涉了2021年加拿大大選。意思就是,當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之所以能上台,是獲得了中國授意和支持,中國通過操縱外交代理人影響了投票的結果。

且不說中國官方歷來堅守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底線,只要看看特魯多這些年對華搞的那些事情,比如參與反華聯盟、制裁華為、扣押孟晚舟等,哪裡也看不出來他是親華的。如果特魯多真是中國幫助選上台的,那他絕對可以選上「諾貝爾吃裡扒外獎」。

更重要的是,2021年,特魯多為了勝選連任,甚至不惜破壞規矩,採用手段將大選時間都給提前了,可以說,為了當選,吃相是相當難看。這麼一個套路滿滿的資深政客,談什麼中國助其當選?

(五眼聯盟加拿大總理特魯多)

另一方面,本質上講,加拿大都算不上是一個「正常國家」,因為其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皆嚴重依賴美國,美國建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等於掌控了加拿大國土安全的一大半。一個主權國家,連軍事都非自主,在這一點上,加拿大幾乎能跟韓國媲美。

從這個角度看,加拿大雖不是拉美,算不上美國的後院,但絕對可以視為是美國的前廳。因此,與其胡扯特魯多是中國助選的,倒不如實錘他是美國飼養的出頭鳥。

所以,2月以來,在某些加拿大媒體的渲染下,所謂中國干涉加拿大內政的事不斷發酵,居然還炒出了熱度,於是反對黨藉此機會,來攻擊執政的特魯多政府在選舉中不當獲利,以謀求獲取更多民眾支持。

當然,按照西方宣傳機器與政治勢力向來相互勾結的套路,猜測這些媒體大概率就是加拿大反對黨所扶植的。反對黨為了達到自身政治目的,炮製了「中國干涉選舉」的假命題,通過打「反華牌」讓執政黨下不來台。

面對這種局面,特魯多政府深知自辯清白毫無用處,只能通過做出實際的反華行動,來證明自己並非親華派。

就在特魯多準備開始自己的反華表演前,一個更加跳梁的小丑出現了,就是庄文浩。

庄文浩是加拿大國會保守黨的議員,即站在反對黨陣營中。他的父親是香港人,移民加拿大後與一個荷蘭女子結婚,生下了庄文浩。多年來,庄文浩混跡加拿大政壇,2016年居然混到了有條件競選保守黨黨魁的地步。

(加拿大華裔政治流氓庄文浩)

作為華裔出身,他明白,但凡說出任何一句中國的「好話」,都會被認定為「親華人士」,斷送他的政治生涯。所以,什麼民族故土、道德情懷,他選擇統統放棄,只有表現出強烈的反華意願,才能為自己撈取更多政治資本,才能在西方的政治環境中爬得更高。

於是,庄文浩成了加拿大最著名的反華先鋒。

2019年香港騷亂時,他搖旗吶喊,多次發表反華言論,後來還成立了一個支持港獨的組織。2021年2月,庄文浩向加拿大議會發起一項涉疆議案,並獲得了議會通過,污衊中方對新疆少數民族實施了種族滅絕政策。

2021年3月,中方宣布對美國、加拿大有關人員實施制裁,其中就包括庄文浩,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其入境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禁止中國公民與機構同其交易等等。

中方要落實制裁措施,必須首先完成對制裁人員相關信息的確認,然後將信息傳回國內,再由相關部門執行。由於庄文浩擁有港二代的身份,他在香港既有親屬,也有生意上的往來,按照加拿大媒體的說法,負責收集庄文浩涉港相關信息的人,就是中方駐多倫多總領事館的外交官趙巍。

因為被中方制裁,庄文浩一直懷恨在心,所以作為反對黨的國會議員,他此次更是趁機向特魯多政府施壓,要求驅逐負責收集自己信息的中方外交官。

(庄文浩混跡於加拿大保守黨)

原本特魯多並不想把反華的「戲」演得太大,只是在3月6日,任命了一名獨立特別調查員,來調查所謂「中國干涉大選」一事,其本意就是充分走好過場,做足反華的樣子給反對黨和民眾一個交代。至於調查結果,誰都心知肚明,中國干預加拿大大選根本是子虛烏有。

另一方面,對於庄文浩明顯屬於「公報私仇」的行為,特魯多政府也做出回應。起初,加拿大外交部長曾親自在國會解釋,稱外交官收集駐在國信息是國際慣例,大家對此都表示默認,只要不是公開搞破壞、擾亂他國國家安全的間諜活動並且被抓了現行,彼此都會心照不宣地私下商議遣返,而不會撕破臉直接驅逐。

更關鍵的是,即使中方外交官為了制裁需要,收集了庄文浩的相關個人信息,但這根本算不上危害加拿大國家安全的情報。所以,加拿大完全沒有理由,為此驅逐中方外交官。

然而5月4日,加拿大外長卻一改此前態度,拿着一份加拿大情報機構提供的報告,聲稱中國外交官趙巍對庄文浩及其親屬進行攻擊,隨後便決定對其實施驅逐。

最後,事態就發展到如今中加互相驅逐外交官的局面了。

當然,我方驅逐加拿大的這個甄逸慧,也是劣跡斑斑。她在上海擔任領事時非常活躍,經常公開參加各類社會活動,包括有中小學參與的公益活動。期間,她不斷向中國年輕人甚至中小學生宣揚極端的人權、自由、環保、女權等典型白左意識形態,拐彎抹角衝擊和貶損中國的理念和發展。所以,驅逐她出境,也是好事一件。

目前來看,特魯多政府的對華態度,突然從「息事寧人」升級為「外交驅逐」,其中不僅僅只是為了國內黨爭,而是肯定受到了外力作用的影響。這裏面最大的可能性,勢必來自美國。

當前,中美外交矛盾重重。美國那邊,推動了日韓和解、美菲軍事合作,並通過台海問題加大了對我牽制。而中方這邊也不被動挨打,穩定了歐盟,調解了中東,更與俄羅斯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係,對沖美國種種遏制舉措。

中美關係僵持的狀態下,美方慣常會搞些事情,擾亂輿論、帶偏節奏,即使自己不親自出手,也必然派手下小弟出頭。

以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第一梯隊種子選手,不過這兩年澳大利亞政壇風向轉變,不再願意接鍋了,而最近跟美國打得火熱的日韓,由於經濟層面與中國牽扯極深,所以岸田文雄尹錫悅只停留在言論上對華指指點點,並不敢做出過激的具體行動。於是,在地緣、經濟以及科技等各個領域,對華掛鈎都不算深的加拿大,就順勢成了絕對的頭號種子。

總之,此次互相驅逐外交官事件,是中美競爭大格局下,美加聯合搞的一出反華鬧劇。而加拿大這個狐假虎威的國家,從扣留孟晚舟事件起,就暴露其外強中乾的本質。下一步,無論加拿大如何宣稱要報復、要升級,我們都一定步步反制、層層設防,直到其像當初釋放孟晚舟那樣,前期鬧得最大聲,後期慫出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