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盟友刀兵相見,蘇丹中國人隨時準備撤離

蘇丹首都喀土穆,戰機從天空呼嘯而過,爆炸後燃起的黑煙,在城市各處飄散。雖然近幾十年蘇丹內戰不斷,但喀土穆一直相對太平,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景象的首都居民,嚇得躲在家中,斷然不敢外出。

4月15日10時左右,喀土穆響起激烈槍聲,隨後就傳來隆隆炮聲,蘇丹的武裝部隊與蘇丹主要准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爆發了熱戰。他們曾經是盟友,共同發起2019年和2021年的蘇丹政變,如今再次因為權力而大打出手。

在喀土穆國際機場,衝突讓多架外國客機也遭了殃。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表示,公司一架等待起飛前往沙特首都利雅得的客機15日遭槍擊受損,機內有乘客和機組人員,如今機組人員已轉移到沙特駐蘇丹大使館避難。喀土穆機場商業航班已處於停運狀態。

不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鈕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雙方衝突長期化的可能性不高。他分析道,就實力而言,快速支援部隊與蘇丹武裝部隊之間仍有着明顯差距。再加上東非國家政府間發展組織和阿盟也都在積極調和這場衝突,相信多方努力下局勢會趨向平穩。

盟友奪權互掐,戰況不明

15日爆發的衝突已經過去了三日,喀土穆大街小巷依然是空無一人,商店大門緊閉。雖然是軍方的內鬥,沒有平民參與,但蘇丹醫生委員會最新公布稱,衝突已造成近100名平民喪生。

中國駐蘇丹大使館16日在官網上發佈安全提示,中國駐蘇丹使館再次提醒在蘇中國公民和中資機構密切關注形勢,保持高度警惕,嚴格避免外出,加強安全防範,尤其注意遠離臨街房間或窗戶,防止被流彈誤傷,保護好自身生命財產安全。

時至如今,蘇丹的民眾和國際社會依然搞不清具體的戰況。蘇丹的國家媒體已經停止運行,部分地區網絡中斷,而衝突的雙方在社交媒體上散布「勝利成果」,但內容互相矛盾,真假難辨。

不過據目擊者表示,在17日,喀土穆市區的戰鬥依然聚集在共和國宮(總統府)、武裝部隊司令部和喀土穆國際機場周邊,顯示戰鬥依然膠着,其中武裝部隊司令部區域內房屋起火,火勢嚴重。

喀土穆機場的現場視頻顯示,沙特航空的客機已經着火,機體四散。同時,還有另一架客機也起了火。根據航班跟蹤網站「飛行雷達24」(flightradar24)辨認,另一架波音737客機屬於烏克蘭航空運營商skyup。喀土穆機場商業航班已處於停運狀態。

同時,喀土穆的戰鬥激烈但也並不止於上述地區,還有目擊者說,軍方和快速支援部隊在北方州、達爾富爾地區、紅海港口城市蘇丹港等地也發生衝突。

自1956年獨立以來,蘇丹始終難以擺脫由亂到治、由治到亂的怪圈。2019年,蘇丹軍方推翻長期執政的巴希爾政權,蘇丹政局陷入不穩定狀態,多次發生小規模衝突和動亂。

此次衝突的主角是兩位軍事首領。蘇丹的實際領導人、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布爾漢,與蘇丹主權委員會副主席、蘇丹快速支援部隊領導人達加洛。雙方同為巴希爾的舊部,曾經也是盟友。

2021年10月,布爾漢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解散文官主持的過渡政府。蘇丹此後陷入曠日持久的政治動蕩和經濟危機。在國際斡旋下,主權委員會同意舉行全國政治派別對話,商定選舉日期。

自2022年12月以來,兩位昔日的盟友因政治分歧與權力鬥爭逐漸公開化和激化。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政治過渡、軍隊改革和對外政策等諸多方面。

就軍隊改革方面,過去幾個月圍繞快速支援部隊如何接受改編、併入政府軍,以及由何方監督這一過程等問題,快速支援部隊同軍方關係日益緊張。

隨着雙方緊張關係升級,快速支援部隊在包括喀土穆在內的多個城市部署了武裝力量。蘇丹武裝部隊指責快速支援部隊非法部署武裝力量,並稱將採取一切行動結束此次危機,最終引發了此次衝突。

蘇丹的社會結構建立在部落紐帶和族群血緣關係之上,這種社會結構對武裝部隊和政黨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使得武裝部隊和政黨內部矛盾較難調和,很容易讓社會陷入動亂。

鈕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次蘇丹內部武裝衝突爆發有其必然性與偶然性。從必然性來看,這與蘇丹軍事體系內部的深層次矛盾有着密切關聯,但從偶然性角度來看有着明顯的外部勢力插手的跡象,這與當前中東和解潮為地區和平帶來的積極轉變背道而馳。

曾坐擁石油財富,經濟騰飛

蘇丹一度是非洲大陸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達到約250萬平方公里,不過不幸的是,自1956年獨立以來,位於非洲東北部戰略要地的蘇丹,一直內戰不斷,主要矛盾體現為南北衝突。

在2005年簽署的《全面和平協議》結束了蘇丹的南北之戰,南蘇丹共和國於2011年7月宣告成立,蘇丹國土面積減少了四分之一,由非洲國土面積第一大國變成了第三。

然而,蘇丹境內的衝突並未隨之結束。彼時,達爾富爾地區的衝突已經持續多年。南蘇丹獨立前後,蘇丹南科爾多凡州和青尼羅河州又爆發新的衝突。反政府武裝聯盟「蘇丹革命陣線」也於2011年組建。

1999年,蘇丹石油開發取得較大進展,成為石油出口國。受益於石油大量出口及藉助高油價的拉動,蘇丹曾一度成為非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油氣資源主要集中於南蘇丹,2011年南蘇丹獨立後,原蘇丹75%石油儲量被劃歸南方,蘇石油產量大幅減少。

此後,蘇丹經濟危機越發嚴重,物價飛漲,通貨膨脹。2018年12月,蘇丹多個城市爆發遊行示威活動,執政30年的總統巴希爾最終在2019年4月的軍方政變中下台。

但這並沒有終結蘇丹政治的亂象,此後蘇丹的政治過渡並不順利,多次發生軍事未遂政變,經濟社會發展停滯,民生問題久拖不決。

如今,蘇丹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結構單一、基礎薄弱、工業落後,對自然環境及外援依賴性強。

中國在蘇丹投資的主要領域是石油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

身處喀土穆的蘇丹中資礦業協會會長孫軍波16日對外界表示,衝突仍在激烈進行,在喀土穆的中國公民均待在家中。據他所知在蘇丹的大約700名中國公民中沒有出現傷亡。

台州市僑商會副會長、蘇丹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賀雲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地華人已在配合大使館統計在蘇人員,「如果戰事升級,不排除會進行撤僑」。

「最初1個蘇丹磅,可兌換3.3元人民幣,現在一個蘇丹磅,只值1分錢。」賀雲富說,來蘇的20多年間,當地經濟越發困窘,越來越多華人選擇離開另覓機會。

聯合國16日表示,3名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工作人員在蘇丹履職時遇襲身亡。世界糧食計劃署總幹事麥凱恩表示,在當前安全局勢下,該組織被迫暫停在蘇丹的所有援助行動。2022年wfp在蘇丹向超過930萬人提供人道主義糧食援助,如今的戰局勢必將進一步加劇蘇丹的人道主義危機。

參與蘇丹協議協商的政治團體15日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呼籲衝突雙方立即停止敵對行為,阻止蘇丹滑向「完全崩潰的懸崖」。「這是我們國家歷史上一個關鍵時刻。這是一場誰也不會贏的戰爭,會永遠摧毀我們的國家。」

蘇丹的局勢也讓周邊國家憂心忡忡。鈕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就目前來看,蘇丹的武裝衝突主要限於其內部軍事體系不同派別之間,未明顯對其鄰國產生外溢效應,但不論是埃及還是東非鄰國,均予以高度關切。但如果蘇丹內部的武裝衝突加劇變得常態化,那麼會對周邊地區的總體和平造成一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