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91!美眾議院通過法案,允許波多黎各公投,選擇獨立或入美

據俄通社報道,日前美國眾議院以233:191的結果,通過了一項「波多黎各地位法案」,允許波多黎各舉行有史以來第一次具有約束性質的公投,即決定是否讓其獲得完全獨立,或是成為美國的第51州,或成為與美國保持特殊聯繫的主權國家。

依據事實而言,雖然波多黎各是美國的一個特區,且該地區居民也是美國公民,但其並不具備投票選舉美國總統的權利,在美國國會也僅僅只有一名沒有任何錶決權力的眾議院專員。

這種不公平的對待讓波多黎各的居民認為自己是美國的「二等公民」,並一直希望能讓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然而由於波多黎各特殊的地理位置——身處加勒比海,周圍又是海地這一黑幫橫行的國家,再加上其本身背負的大量債務,致使美國不願意接手這個爛攤子,自然也不承認波多黎各是自己的領土,所以哪怕當地人多次投票尋求加入美國,美國也沒有同意。

畢竟接納波多黎各成為自己的第51州,就意味着美國需要替其償還巨大的債務,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美國顯然是不願意做的。

至於為何現在美國眾議院又通過了決議,給了波多黎各一個加入美國的機會,其實與美國的兩黨內鬥有關。

對於民主黨而言,其此時再次提出「波多黎各地位法案」,無疑是在「沖年底業績」,畢竟當前的節點離美國國會休假期不遠了,但民主黨的支持率仍然不夠理想,因此其迫切需要採取一些行動來提高自身的支持率,而對於共和黨而言,其推動眾議院通過法案顯然是為了波多黎各地區可能的選票。

要知道,在不久之前的中期選舉中,共和黨憑藉一絲優勢拿下了眾議院,但僅僅這些還不足以保證其能在2024大選中佔到更多優勢,因此共和黨需要更多的選票。

不過中期選舉的結果表明了民主共和兩黨現在處於均勢,那麼新的選票從何而來?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把主意打到波多黎各身上。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儘管波多黎各地區較小,但人口數卻不低,甚至超過了美國的幾個州,因此對於兩黨而言,如果能讓該地區加入美國,並且使得當地民眾更偏向於自己,那麼這無疑會給2024的大選帶來更多保障,這可能就是為何兩黨會在眾議院推動通過「波多黎各地位法案」的原因之一。

然而對於共和黨來說,想要真正實現這一步,還面臨著幾個問題:參議院和拜登政府會不會同意讓波多黎各加入美國、如何確保波多黎各民眾是向著共和黨的、若波多黎各加入美國,其爛攤子將由誰收拾。

要知道即便眾議院通過了有關法案,但參議院和拜登政府可不一定會通過,雖然在當前民主黨和共和黨支持率不相上下的情況下,民主黨也很需要更多支持者,但其顯然有更多顧慮。

而在這些問題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債務問題,如果參議院也通過了法案,那麼顯而易見,波多黎各的債務將由全美一起負擔,這雖然會取得該地區民眾的支持,但同時也是在引起其他州民眾的不滿。

畢竟要償還債務的話美政府無非徵稅或印鈔兩種方法,而在眼下美國嚴重的通脹危機還沒有得到緩解的情況下,這兩種方法都將引起執政的民主黨支持率再度降低,顯然是不明智的,當然民主黨也可能會選擇讓共和黨單獨面對波多黎各的巨額負債,但這無異於將選票往共和黨手中遞。

況且要知道,「波多黎各地位法案」雖然是民主黨人提出的,但卻是在共和黨的推動下才出現的轉機,這意味着無論如何只要該地區能夠真正加入美國,那麼民眾有很大的可能會傾向於共和黨,那麼這樣的結果對民主黨來說,還不如讓波多黎各保持原有的地位。

正因如此,在考慮到這些因素後,參議院極有可能不會同意通過法案讓波多黎各真正加入美國,那麼共和黨企圖拉攏波多黎各,增加優勢的算盤也就打不響了。

而且切合實際地說,美國兩黨都只看重自身利益,就算現在共和黨站出來幫助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第51州,但也不能保證其會同時攬下背後的爛攤子,到最後波多黎各極有可能仍要承受此前的壓力。

所以說不管美國參議院是否會通過決議,波多黎各都不要對加入美國抱有過多期望,還不如考慮考慮法案的另外兩個選擇,否則最終很有可能成為美國內鬥的又一個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