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易雪
10月11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主題系列(第3場)——優化政府採購領域營商環境新聞發佈會。今年以來,濟寧市各級財政部門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實省「十大創新要求」,強化財政職能作用,持續創新舉措,實現高點突破,全力推進政采營商環境向縱深發展。
創新舉措提升服務
發揮職能助力中小企業
「專家助手小程序可以便於評審專家參與我市政府採購項目,實現專家簽名採集、異地評標預約、評審地點導航等事務掌上辦理,有效提升了評審整體效率。」濟寧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市財政績效評價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夏傳強介紹,同時,為提升供應商參與政府採購活動的便利度,全面推行政府採購供應商法定資格證明材料告知承諾制度;並對適宜的項目,大力倡導推行政府採購框架協議採購,為市場主體進入政府採購市場提供更加便捷的路徑。
「為有效激發中小企業活力和發展動力,我市推出多項舉措。」夏傳強介紹,其中,要求各預算單位嚴格執行《政府採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理辦法》規定,足額預留中小企業份額;並給予小微企業價格扣除優惠最高比例,比國家最高規定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今年1-9月,我市中小微企業授予合同金額20.5億元,佔全市政府採購合同金額94.16%、居全省第二位。
綠色採購
構建誠信體系
為加大綠色採購力度,支持環境保護,強化責任主體、加大扶持力度、積極申報試點等方面全面助力節能環保低碳健康發展。通過今年1-9月,濟寧市節能環保採購金額3.97億元,佔全市採購金額18.26%、居全省前列。
同時,為加強信用管理,全力構建誠信體系,濟寧市出台採購人、供應商、代理機構、評審專家誠信管理辦法,將四方當事人全部納入政府採購誠信管理,構建完整的信用監管機制,充分共享信用信息資源,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約束機制。並對供應商的信用記錄認真甄別,在採購人、代理機構開展政府採購活動時,明確質疑和投訴的渠道和方式,依法依規處理政府採購領域的投訴、舉報事項,多部門形成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的聯動機制,對政府採購主體的失信違規行為依法處理處罰,有效實現對政府採購活動事前、事中、事後監管。
預警機制助力風險防控
數字賦能開創政采新格局
為築牢風險防控底線,濟寧市在健全規章制度、優化監管功能、建設見證平台等方面建立預警機制。通過印發《關於全面落實預算單位採購人主體責任的工作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採購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通知》,完善規範措施和流程,形成依法合規、運轉高效、風險可控、問責嚴格的政府採購內部運轉和控制制度,實現對政府採購活動內部權力運行的有效制約。同時,在交易環節、開評標環節、履約支付環節,適應電子化採購新要求,不斷豐富在線監管平台功能。
「不僅如此,我們還開發『雲視通』數字見證平台,將交易系統、監控設施、智能門禁、在線對講等軟硬件設施數據深入融合,人員進出情況可實時記錄,專家抽取過程可在線監督,做到交易有跡可循、全程追溯,變傳統的『一人一標』現場見證為『一人多標』數字見證。」夏傳強介紹,為全方位優化提升濟寧市政采工作,濟寧市打造交易全流程電子化、並建立交易大數據分析系統及交易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運用數字賦能,開創政采大數據新格局。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