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迎來變數,菲律賓給俄送「大禮」,特朗普蓬佩奧同時替俄發聲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隨着時間推移,眼前這場曠日持久的俄烏衝突,不僅沒有迎來停火的契機,反而愈發猛烈了。

就在俄「北溪」天然氣管道、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幕後元兇還沒被揪出來之際,10日這天,包括烏克蘭首都基輔在內的多個城市,遭到了導彈猛烈襲擊。

按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的說法,襲擊由俄軍發起,共75枚導彈,其中41枚被烏防空系統攔截,剩下的34枚則落在了烏境內,其中一枚落在基輔市中心的導彈,就在烏安全局辦公室和烏總統辦公室附近。

據烏克蘭內務部官員初步統計,襲擊已在基輔造成至少8人身亡,24人受傷,並預測傷亡人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目前,烏克蘭全境防空警報,基輔所有地鐵停運,基輔居民被要求前往避難所避難。

不過,就在前一天,普京表示,克里米亞大橋被炸是「恐襲」,並稱烏克蘭情報部門是策劃者和實施者。

從這一角度來看,此次烏克蘭被導彈轟炸是俄羅斯「報復」所為。

更讓人擔憂的是,此番襲擊發生,會不會導致更多的重要設施成為攻擊目標,俄烏衝突演變成一場「失去理智和底線」、歇斯底里的殘酷廝殺?

毫無疑問,俄烏局勢正處於重要轉折點,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基輔等地遭導彈襲擊引發局勢升級之際,新的變數也在影響着局勢走向。

10日這天,便再次傳來了3個值得關注的消息。

消息一,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達成了重要共識。

10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表示,他與普京已經就「部署聯盟國家地區部隊」一事達成共識,並稱該部隊將以白俄羅斯的武裝部隊為主,而部隊組建工作已經進行了2天。

當天,盧卡申科還表示,他已從非官方渠道收到警告,稱白俄羅斯可能會遭到來自烏克蘭境內的「克里米亞大橋2號」式的打擊,並要求白俄羅斯軍方根據當前變化不斷的形勢,儘快確定還需要做什麼,以加強白俄羅斯的國家安全。

同樣在10日,白俄羅斯邊防委員會主席拉波表示,烏克蘭已經炸毀了烏白邊境幾乎所有的橋樑,並在邊境道路上佈雷,而且可能是三排的反坦克地雷

拉波還披露,執行這些任務的,不是烏克蘭邊防軍人,而是國土防禦部隊。

從白俄羅斯方面的表態來看,不能看出3點。

1,烏克蘭似乎在籌備針對白俄羅斯的大動作。

畢竟,炸毀烏白邊境橋樑,並在邊境道路佈雷,顯然是為了切斷烏白邊境通道,阻止白俄羅斯向烏出兵。

但截至目前,白俄羅斯都沒有透露任何要出兵烏克蘭的信號,而基輔搶先一步採取行動,可能是防範於未然,也可能是收到了來自西方的情報。

2,白俄羅斯也在高度戒備。

一方面是擔心烏克蘭「打紅了眼」,直接從白俄羅斯借道「繞後」攻擊俄羅斯,導致戰火擴散;

另一方面則是防止西方勢力趁機「煽風點火」,挑起烏白衝突,將白俄羅斯「拖下水」。畢竟,美西方對俄白兩國關係親密的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排除趁機「渾水摸魚」,一起針對俄白兩國的可能。

3,烏白邊境局勢緊張微妙,普京和盧卡申科應該也注意到了,這才有俄白兩國就「部署聯盟國家地區部隊」一事達成共識,以及盧卡申科要求軍方採取更多措施防範於未然的情況。

此外,俄烏衝突發生以來,白俄羅斯一直拒絕譴責俄羅斯,但也沒有出兵幫助俄羅斯,用盧卡申科的話來說,白俄羅斯介入俄烏衝突的方式僅限於幫助難民,現在、以後都不會出兵烏克蘭。

盧卡申科

但要注意,盧卡申科當時所說,是建立在戰火沒有波及白俄羅斯,烏克蘭沒有主動攻擊白俄羅斯的基礎上的,如果白俄羅斯真遭到了來自烏境內、類似「克里米亞大橋被炸」式的襲擊,那白方勢必採取行動捍衛國家安全。

眼下,烏白邊境局勢走向仍不清晰,祈禱戰火不要進一步擴散吧。

消息二,關鍵時刻,土耳其菲律賓給俄送「大禮」。

先來說土耳其。

10日,埃爾多安向歐盟發出警告稱,限制和制裁俄能源將令歐洲不得不面對一個難熬且異常寒冷的冬季,同時指出土耳其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該國已和俄羅斯達成天然氣供應協議,足以確保冬季所需。

在這之前,土耳其方面還預測,今年冬季會有近百萬歐洲人來土耳其過冬,各酒店屆時要價不用太低。

此外,埃爾多安還表示,土耳其接下來將努力幫助俄化肥外運,解決全球糧食與化肥緊張問題,並將繼續在和平解決俄烏局勢上發揮主導作用。

當天,土耳其方面還表示,目前正在籌備俄方與美英法德等西方國家代表就俄烏局勢展開磋商。

很顯然,不論是進口俄天然氣,幫助俄出口化肥,還是參與斡旋俄烏局勢,對俄貿易、對於促進俄烏停火都是一個好消息。當然,在這期間縱橫捭闔的土耳其顯然也獲利頗豐。

再來說菲律賓。

10日,菲能源部長洛蒂拉表示,儘管西方正在制裁俄能源,但菲總統馬科斯正在鼓勵能源商從俄羅斯進口能源,以減輕能源價格高企給民眾造成的影響。

並且,由於普京日前出台了「盧布結算令」,購買俄能源無法使用盧布和歐元,菲律賓還正在與俄方就建立「本幣結算」機制展開磋商。屆時,兩國都將一同推動「去美元化」進程。

而除了土耳其、菲律賓之外,印度、匈牙利巴基斯坦等國也都在購買俄能源,而結算方式或盧布、或本幣結算,在幫助俄方打破西方制裁方面提供了不小助力。

總之,美西方在抱團向俄施壓的同時,俄羅斯也並非孑然一身。

然而比較讓人意外的是,除了土耳其、菲律賓等國給俄送大禮之外,萬里之外的美國,也有人在替俄發聲。

消息三,十分罕見,特朗普蓬佩奧同時替俄發聲了。

10日,特朗普在一場集會上,公開批評了拜登日前發出的與俄羅斯有關的「核末日」言論,稱美國本該敦促俄烏和談,但拜登卻對俄說了「完全錯誤的話」,如果拜登不做出改變,那俄烏衝突可能會演變成「三戰」。

當然,特朗普還不忘「自誇」幾句,如果他還是美國總統,那這一切就不會發生。

原來,就在幾天前,拜登在發表公開講話時渲染稱,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後,世界存在「核末日」風險,大有一副渲染局勢緊張,加劇衝突升級的意思,引發了俄羅斯方面強烈不滿與抗議。

如今,特朗普公開發聲,雖然主旨還是抨擊拜登,但卻說了一句實話,畢竟目前全世界都清楚,俄烏衝突背後,實際更多的,已經是俄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爭鬥了,若美國執意煽風點火、拒絕收手,那俄烏衝突持續到最後,確實有演變成「三戰」的風險。並且,目前局勢就有這種風險。

此外,與特朗普發聲相比,更讓人意外的,還是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的發聲。

10日這天,蓬佩奧也在接受採訪時,公開抨擊了拜登的「核末日」言論,稱對美國人來說,拜登的言論「可能比世界末日更危險」,並稱拜登的言論非常「魯莽」。

並且,蓬佩奧還罕見「誇」了特朗普,稱特朗普政府在執政4年里,就曾阻止過普京採取類似的軍事行動,但如今,美國卻沒能做到這一點,這是一種「敗筆」。

可見,所謂的「核末日」說法,正讓拜登逐漸成為「眾矢之的」。並且,為了抨擊拜登,蓬佩奧還罕見、主動和特朗普站到了「同一邊」。

當然也不可否認,特朗普、蓬佩奧都有意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如今公開批評拜登、替俄發聲,顯然也有「刷存在感、蹭熱度」的嫌疑。

總之,緊張局勢仍在發生變化。接下來,且看局勢如何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