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英國首相特拉斯在競選期間向民眾承諾的「低稅收國家」已經成為泡影,讓她的權威飽受打擊。特拉斯一上台就宣布取消45%的最高所得稅稅率,並將基本稅率下調,激進程度讓人瞠目結舌。隨後該計劃引發英國「金融地震」,英鎊大幅貶值企業也開始拋售股票;在黨內議員進行強烈的抵制後,特拉斯不得不在上周宣布停止實行她的「新政」,宣布取消45%最高所得稅稅率的方案。
特拉斯的讓步導致了其支持率猛跌,上任就想「立威」的計劃也失敗了。不過英國民眾還有另一項期望:特拉斯承諾「根據公民收入增長同步提高福利支出」,換句話說無論通脹還是其他因素影響,只要英國民眾的收入更多他們就能獲得更多的社會福利;英國8月份的CPI同比上漲9.9%,民眾生活質量縮水嚴重;特拉斯的承諾在當前英鎊貶值的大環境下給了很多人一顆「定心丸」,意味着他們不用擔心經濟不景氣影響到未來的社會福利了。
9日,《衛報》披露特拉斯這一條款又面臨巨大挑戰,很可能做出第二次讓步。議員們研究她的「收入決定福利」政策後非常吃驚,因為按照現在的通脹趨勢(未來有可能更糟糕),肆無忌憚地向民眾「發錢」最後只會透支政府越來越低的財政儲備,造成更多的人沒有救濟金,該政策絕對不可行。目前至少30名保守黨后座議員反對特拉斯的福利支出政策,並計劃使用反對票對抗她的「新政」;很多人相信特拉斯讓步了第一次後就肯定會有第二次,他們必須團結起來讓法案不能實行。
如果計劃又被推翻,意味着特拉斯兩項最大的承諾全部落空,可想而知她的支持率將會一落千丈。實際上她在選舉期間提出這兩條政策時,就有經濟學家分析認為根本不可能推行,因為英國的發展潛力實在有限;現在英國還在吃過去財政的老本,已經有向「二流國家」下滑的趨勢,還被舊殖民地印度超越;在這種情況下減稅以及擴大福利開支就明顯是準備「躺平」放棄發展前途,即使特拉斯能接受那些有野心的政府成員也不會接受,所以最後計劃大概率不能實現,只是她自己的一廂情願。
值得一提的還有,英媒還爆料議員們在私下計劃一旦特拉斯堅持己見不讓步,就會發起對她的罷免議案,讓其成為「執政最短的首相」;在特拉斯的一通亂搞之下(當然也包括前任約翰遜的醜聞),目前保守黨的民意支持率已比工黨落後30個百分點,達到了近年來最低,如果在接下來換屆選舉之前不能挽回民意的話,他們的失敗是必然事件,議員們也不願在這件事上「賭」。對此有評論稱:「特拉斯提出的承諾可見都是非常幼稚、沒有參考價值的,她自作聰明的同時或許沒有考慮到,如果英國社會能承擔得起這麼大程度的減稅和增加福利的話,之前的首相們為什麼不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