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
國慶假期後返崗第一天
成都以一場聯席會——
2022年市政府與市級群團組織聯席會議
開啟讓幸福成都
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更有內涵的
「加速跑」
「群團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和紐帶,全力支持群團組織工作是政府的應盡之責。」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鳳朝在主持會議時反覆強調了「齊心協力」「真抓實幹」這兩個關鍵詞,目的就是匯聚各方力量,決戰四季度、大幹一百天,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更是為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集眾智、匯眾力。會議聽取2021年市政府與市級群團組織聯席會議議定事項落實情況彙報,研究市級相關群團部門提出的新一批事關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議題。市委副書記謝瑞武出席會議。
「幸福計劃」即將上新
涉及青少年、女性、職工、殘疾人……
自2016年以來,市政府與市級群團組織每年都要召開聯席會議,專題研究解決群團組織反映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
2021年,成都做優做強百萬職工技能大賽,開展勞動模範、成都工匠療休養活動,「細」處着手不斷提升職工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會一展一感知」配套系列活動,讓青年迸發新活力;「成都國際女性藝術季」為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凝聚女性力量;累計建成全國科普教育基地16個,省級共享科普基地150個,促進全民科學素質不斷提升;舉辦「2021僑界菁英(成都)創新創業發展大會」,凝聚僑心僑力,服務成都發展……
一系列的活動陸續落實,點點滴滴間不斷提升着成都人的幸福感,也讓「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更具溫度、更加可感可及。
2021年5月31日,成都工匠命名大會。資料圖
更強的幸福引力還在持續釋放。今天的會上,成都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僑聯、市殘聯等6個群團組織也帶來一系列新的「幸福計劃」。
● 成都市總工會提出參照浙江、陝西、福建等省市經驗做法,研究制定成都市職工療休養制度。
● 讓信息多跑路、殘疾人少跑腿,市殘聯擬建設符合信息無障礙標準的成都市殘疾人就業智慧服務平台,有效解決招錄殘疾人的「招工難」和殘疾人的「求職難」問題。
● 團市委則提出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智能化升級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系統等。
● 成都市婦聯、市科協、市僑聯分別有針對性地提出舉辦「文創名城·第三屆成都國際女性藝術季」、2022第四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2022成都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大會,通過這系列活動推動成都相關產業創新發展。
如何發揮優勢、齊心協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當前,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重大使命,要求成都積極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這需要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王鳳朝對2021年全市各群團組織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的同時,就如何充分發揮各群團組織深入群眾、聯繫廣泛的比較優勢,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推進「產業建圈強鏈」。
要通過一大批好項目、好企業的牽引帶動,建立更有韌性、更為強大的產業基礎,構建成都市產業體系新的「四梁八柱」,通過發展產業經濟帶動共同富裕。這項工作關係到成都市在全國甚至全球城市中的競爭力,關係到市民群眾的收入水平,希望各群團組織積極作為,在重大項目招引、對外經濟合作、惠企政策宣傳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是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央要求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都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希望各群團組織進一步挖掘各方面潛力,在群眾和市場主體中營造崇尚科學、積極科研的濃厚氛圍,幫助成都招引更多高水平領軍人才、打造更強大的金融支持體系,共同提升成都科技創新實力。
三是搭建就業創業平台。
成都是省內人口外出務工的集中地,是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熱門目的地,希望各群團組織進一步挖掘潛力,在青年人就業創業、特殊群體就業、技能人才培育、職工權益保障等方面搭建平台、提供支撐,共同服務好全體市民的幸福生活。同時,也希望各群團組織堅持群眾立場,圍繞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方方面面,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擔當作為,幫助政府獻良策、出實招,共同推動各領域高質量發展見實效。
四是全力支持、促進群團工作再上新台階。
全市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要把支持和保障群團組織開展工作落實到行動中,創造良好環境、加強溝通協作、強化工作創新,解決好具體問題,切實為群團依法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市領導劉筱柳、劉玉泉、林楠,市政府秘書長周先毅等參加會議。
來源 | 蓉城政事
成都發佈編輯 | 田豆
掃碼進群↓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