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能源威脅也不怕!改組內閣後岸田首次下令:繼續對俄制裁

據日媒HNK網站報道,繼俄羅斯先後中斷與日本農業、漁業等合作後,兩個月前普京政府再下令將日俄合資企業進行整改,目標直指遠東大項目「薩哈林2號」。俄方宣布成立一家新公司,接管這條管線所有投資方的權利和義務;也就是說整改後這家企業從合作項目變為俄羅斯獨資公司,能否保留日本的財產還要看俄方決定。此舉被視為對日本能源政策赤裸裸的威脅,如果日方被逐出「薩哈林2號」項目且拒絕他們出資的話,日本的能源將很快面臨困境。

消息稱,在俄方宣布該決定後日本國內又陸續發生兩件大事,即上個月的安倍遇刺事件和這個月的岸田改組內閣事件,都對日本的政壇產生巨大影響。此前有分析稱,美國對東亞日韓兩國對俄制裁的要求並不「嚴格」,意味着他們可以在這一標準上比較靈活;後續日本又宣布他們對「薩哈林2號」繼續出資「挽留」,所以很多人認為岸田文雄對俄態度將有所緩和;當然這只是推測,日本和俄羅斯的關係在最近一段時間變得非常差,尤其是日本拒絕向俄提供芯片之後。

2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關於烏克蘭局勢的會議上作出指示:繼續對俄羅斯實施制裁。這是岸田改組內閣後宣布的第一件大事,也標誌着日本政策的持續性;該消息一宣布日本能源企業股價大漲,大部分民眾認為「薩哈林2號」項目日本已經是參股無望了;而將日本排除出這條管線的股東層就是為了下一步可以自由操控對日本的天然氣輸入,他們將面臨和歐洲相同的「被卡脖子」境地,這都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

有分析稱,在本月岸田改組內閣後,日本政府的「獨立決策權」得到空前提高,自民黨黨內派閥風氣遭到打壓,「安倍派」的很多官員也被調職,這意味着岸田可以更加不受干擾地對俄執行各項命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岸田對俄羅斯繼續制裁政策就是對俄方釋放「決裂」的信號,他在對俄問題上非常激進,曾因為發表「俄羅斯侵佔我領土」的講話被俄停止締結和平條約的談判;而安倍菅義偉政府和俄羅斯的關係頗為複雜,始終都未劃清界限。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些觀點認為岸田文雄的命令很快就會遭到俄羅斯的回饋,不僅是「薩哈林2號」項目還有其他對日能源供應預計也快消失了。日本人口眾多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匱乏,大部分進口的管道能源都通過薩哈林項目實現,他們一旦脫離俄羅斯後就只能依賴海運進口,成本和容量都將會大幅縮小。但也有日本專家認為,未來俄方未必和他們徹底翻臉,畢竟普京要的是「賺錢」來支持他們的軍事行動,繼續對日出口能源有益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