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五常再度達成一致,安理會一次性通過兩項決議,均全票贊成

聯合國安理會中,五大常任理事國手握一票否決權,基於本國的利益和立場,對於某些議題很難達成一致,通常需要經過多次討論、協調之後,才能獲得通過。五常此前還為敘利亞人道主義救援議題爭執不下,最終是以英、美、法三國妥協收場。出人意料的是,五常這次一致通過兩項決議。

新華網7月13日報道,安理會一致通過第2643號決議和第2644號決議。2643號決議是將聯合國支助荷台達協議特派團任期延長一年,至2023年7月14日。2644號決議是將針對利比亞石油非法出口的禁令延長15個月,至2023年10月30日,並且將協助安理會利比亞制裁委員會工作的專家小組的授權延長至2023年11月15日。

荷台達協議是也門政府與也門胡塞武裝達成的一項停火協議。胡塞武裝2014年9月武力攻佔也門首都薩那,以及也門南部地區,使得也門總統哈迪被迫逃亡沙特避難。不久後,沙特等國對胡塞武裝發起代號為「果斷風暴」的軍事行動,導致也門陷入戰亂之中,造成數萬平民傷亡,200多萬人流離失所。

於是安理會開始介入,調解雙方的矛盾和爭執。在聯合國的斡旋下,也門政府與胡塞武裝進行談判,在瑞典達成《斯德哥爾摩協議》,其中有一項是規定交戰雙方在荷台達市,以及荷台達、塞利夫和埃薩三處港口停火。可惜的是,雙方雖然簽署了一些協議,約定停火止戰、交換戰俘,但雙方並未全部貫徹執行,還互相指責對方的行為是在破壞停火協議,大有戰火重燃的意味。

為了幫助雙方落實停火協議,安理會在2019年1月成立荷台達協議支助團。最初支助團的任期只有6個月,但最初的6個月內,支助團並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只能不斷延長時間。一直到今天,相關問題依然未能得到妥善處理,安理會也只能繼續延長支助團任期。

而安理會一致通過關於利比亞的決議,則不得不提利比亞前任最高領導人卡扎菲,他建立的政權被推翻後,利比亞局勢隨即陷入動蕩之中,聯合國安理會隨後通過了一些制裁利比亞的決議。

安理會在2014年通過第2146號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檢查,利比亞制裁委員會指定的船隻,涉嫌從利比亞非法出口原油的船隻被查獲後,會將原油歸還利比亞。後來安理會在2017年6月再次通過第2362號決議,將這一禁令範圍擴大到原油和精鍊石油產品。現在再次將相關禁令時間延長,也是為了在不訴諸武力的情況下,讓利比亞遵守安理會的規定。

延長協助安理會利比亞制裁委員會的專家小組的授權時間,同樣也是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安理會利比亞制裁委員會,顧名思義就是安理會針對制裁利比亞實施工作的委員會,協助其工作的專家小組,在利比亞內行動,也能更好監督具體工作落實與施行。決議中也說得非常清楚,讓聯合國會員國切實執行對利比亞的制裁措施,以免軍事介入加劇利比亞衝突

民間關於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一直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很多說法都帶着戲謔的意味,不夠客觀也不夠準確。實質上,五常是當前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對於世界和平穩定有着卓越的貢獻。安理會是處理國際事務的機構,五常在這些事務上達成一致,能夠讓這些地區更早安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