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真的敢收回阿拉斯加嗎?阿拉斯加被「賤賣」始末

隨着俄烏戰爭的日曠持久,美歐等北約國家紛紛出手制裁俄羅斯,並且不斷加大籌碼。

近日,俄羅斯杜馬主席沃洛金近就美國發出嚴厲警告:「美國永遠要記住,那裡有一塊領土——阿拉斯加。如果他們企圖處置我們的國外資產,在行動之前要好好想想,我們也有要收回的東西。」這一警告,令塵封已久的阿拉斯加這筆買賣,再次映入眼帘。

俄國的北美擴張史

縱觀俄國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領土收集史。

阿拉斯加其實也是有原住民的,因為靠近北極圈,大名鼎鼎的愛斯基摩人就曾廣泛分佈在此。

早在17世紀,俄國就已經開始覬覦北美大陸了。當時沙俄為了勘察航線,不斷向東試探,費盡艱辛終於穿越了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水手們帶來的北美見聞,卻令沙皇傻了眼:荒無人煙、土地貧瘠、不適合耕種和居住。這無疑給野心勃勃、正準備大規模擴張北美的俄國當頭澆了盆冷水。好在沿途發現了不少能出產毛皮的動物,如海豹、水獺等。隨着毛皮商人的不斷湧入,這條航線也日漸成熟。

終於在1784年,俄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地——三聖灣建立。之後隨着俄國的不斷擴張,其在北美的領土面積已經達到了150萬平方公里。同時,美國也開始日益警惕俄國的領土擴張。為了不擦槍走火,兩國在1824年,簽署了條約,俄屬阿拉斯加的版圖,基本確定在了北緯54°以北。並且開始組建俄美公司,一起做毛皮貿易。

1867年,阿拉斯加為什麼會被「賤賣」?

作為俄國在北美的最大領土,阿拉斯加為什麼會被不到2美分1英畝的價格賣給美國呢?事實上,當年總價為720萬美元的交易,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小數目。俄國甚至一度竊喜,覺得賣了個好價錢。為了購買阿拉斯加,美國當時也頂着巨大財政壓力,一些人甚至批評:買入阿拉斯加,是一個無比愚蠢的交易。

俄國出售阿拉斯加的原因主要有:

1、當時的阿拉斯加,完全就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出產點皮毛,沒有別的特產。反倒因為遠離俄國本土,光是駐軍,每年都要倒貼不少錢。這麼一算,實在划不來!

2、阿拉斯加緊挨加拿大,加拿大是當時英國的殖民地,俄國人對阿拉斯加並沒有多少安全感,還不如賣給美國,增進友誼,一起對付英國。

3、過度捕殺,導致阿拉斯加的毛皮資源短缺,俄美合夥的毛皮公司利潤銳減。

4、鴉片戰爭後,沙俄覺得清政府不堪一擊,為什麼還要捨近求遠?守着一片遙遠的不毛之地,還不如就近蠶食中國領土。

阿拉斯加售出後的影響

阿拉斯加這筆買賣賣,對美俄、甚至遠東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短期來看,俄國通過賣出阿拉斯加,甩掉了「駐軍包袱」,進行了戰略轉移,但長遠來看,不得不說是巨大的損失:

1、阿拉斯加礦產資源不斷被發現,特別是金礦,一度曾令俄國腸子都悔青了。

2、阿拉斯加作為兩塊大陸的連接處,戰略位置、軍事價值不容忽視。

3、政治價值:美國擁有了阿拉斯加,領土面積巨增,戰略縱深和綜合國力開始迅速增強。

4、俄國戰略轉移,中國的領土逐漸被蠶食。

總之,出售阿拉斯加,是俄國的無奈之舉,但結合當時各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俄美能搞出阿拉斯加這筆買賣,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