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代會精神在順義形成生動實踐②

順義區融媒體中心消息 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閉幕後,順義區各單位迅速傳達學習貫徹黨代會精神,對標對錶黨代會報告的部署要求,結合本領域工作進行任務分解,推動各項任務和責任落實落細,確保市黨代會精神在順義形成生動實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區委統戰部:

推動各領域統戰工作提質增效

日前,區委統戰部組織機關幹部集中學習,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推動各領域統戰工作提質增效。

區委統戰部組織機關幹部集中學習,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會議指出,要堅定理想信念,勇於擔當作為,練就過硬本領;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實現和維護群眾利益不懈努力。要緊扣市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穩中求進、服務大局;加強統籌謀劃,承擔起統戰工作舉旗幟、聚民心、惠民益、興發展、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調研,積極提供精準、高效、全心服務,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要全面從嚴治黨,認真履職盡責;要加強日常管理監督,動態排查和及時化解統一戰線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隱患;要固本強基,努力鍛造一支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相適應、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


區委區政府研究室:

以改革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日,區委區政府研究室召開全體會議,及時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委十三屆一次全會精神,對貫徹落實好市委各項要求進行部署。

區委區政府研究室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會議強調,區委區政府研究室全體機關幹部要堅持思想引領,在學習領會、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上走在前、干在前,增強政治、思想、行動自覺,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的部署要求上來;要主動躬身入局,帶着問題思考研究,學深悟透上級精神;要嚴格對標順義區發展目標和思路,結合實際,寫出「上接天線、中接實情、下接地氣」的高質量文稿,為科學決策提供遵循;要強化責任擔當,聚焦主責主業,站位全區視角,積極建言獻策;要聚焦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上,以改革創新引領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區委老幹部局:

做好新時代離退休幹部工作

近日,區委老幹部局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深入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對標對錶、找準定位,主動謀劃和推動各項工作。

區委老幹部局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深入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會議指出,作為老幹部工作部門,全體幹部職工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代會精神上來,持續學深悟透,抓好工作落實;要全面加強離退休幹部黨組織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為做好新時代離退休幹部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障;要更加用心用情、精準服務,探索形成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工作機制,切實把離退休幹部服務好、團結好、凝聚好,不斷推動老幹部工作提質增效。


區城管委:

抓好城市精細化管理

近日,區城管委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激發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抓好城市精細化管理。

區城管委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會議強調,區城管委要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聚焦「港產城」三大要素,提供有力度的城市運行保障;適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和國際交往品質需要,實施景觀提升和精品環境建設工程,塑造「第一國門」良好形象。聚焦「接訴即辦」主動治理,下好有溫度的城市服務先手棋。聚焦垃圾分類「關鍵小事」,做足有循環的城市產業大文章。


區商務局:

譜寫商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近日,區商務局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加強黨的建設為引領,以今後五年奮鬥目標為己任,譜寫商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區商務局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下一階段,區商務局將堅持示範引領,通過探索重點園區特色開放、出台順義「兩區」產業促進政策、提高政策突破和制度創新力度,推動「兩區」建設走在前列;通過激發航空主業消費潛能、提升中糧·祥雲小鎮商圈影響能級、推進便民商業網點建設提升等舉措,加快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聚焦重點項目,穩定外資外貿基本盤;推進新國展二三期項目建設,着力培育一批國際展、專業展、新興展,將商務會展業發展成為支撐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又一新的增長極。


區人力社保局:

穩就業保民生謀發展

日前,區人力社保局通過黨組帶頭學、黨支部集中學、黨員幹部跟進學的方式,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立足人力社保職能,突出穩就業保民生的工作主線,全面推動人力社保工作向更高質量發展。

區人力社保局傳達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結合當前就業新形勢新問題,區人力社保局研究出台新的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市場主體穩就業;精準幫扶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大力推進社保緩繳政策落實,紓解市場主體經營壓力;加大人才引進支持力度,結合區域產業定位着力打造「小而精」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夯實勞動人事爭議多元化解機制,維護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