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出盡風頭」,國內又發現海量稀土儲備,但中國不用慌

不得不說,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最近可是出足了風頭。

上周二,也就是北約峰會前夕,埃爾多安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芬蘭總統尼尼斯托瑞典首相安德松舉行四方會談,並在會後簽署了三方備忘錄,突然給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開綠燈」

至於條件,自然是所謂的「加強反恐合作」,實際上就是換取芬蘭、瑞典以及北約支持土耳其政府打擊庫爾德工人黨等勢力。

而土耳其也確實雷厲風行,其情報部門在7月4日高調宣布,已經在伊拉克北部格拉地區消滅了一名女性庫爾德工人黨高層,此人代號為「伯爾芬·努爾哈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策划了多起打擊土耳其安全部門的行動。

明爭暗鬥了數十年,土耳其安全部門終於大仇得報,很難不歸功於埃爾多安的運籌帷幄。別忘了,這位有着「微操小王子」之稱的中東強人,夢想可是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埃爾多安也因此被稱為「新時代的蘇丹

「只有叫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自2014年擔任土耳其總統以來,埃爾多安領導下的土耳其政府,着實做出了不少「硬核操作」

比如,土軍在2015年11月24日擊落了一架俄軍的蘇-24戰機,並在第二天又擊落了一架俄軍的米8直升機。直到半年後,埃爾多安才給普京寫了一封道歉信,事情竟然就這麼「和平解決」了。

又比如,埃爾多安政府曾逮捕了一位名叫卡瓦拉的商人,理由是其參與了2016年的未遂政變,但美加法德等歐美十國,卻在去年10月18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土方「緊急釋放卡瓦納」。

而埃爾多安的反擊又快又狠,當即宣布將這十國大使列為「不受歡迎的人」,並要求土耳其外交部將他們驅逐。面對這一情形,美國也不得不妥協,美駐土耳其大使館專門發表聲明稱,美方有義務不干涉土耳其內政

還比如,埃爾多安不止一次向聯合國呼籲,要求取消五大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一下子就得罪了中美俄英法五國。可「五常」雖然不認同埃爾多安的提議,但也一致認為聯合國安理會需要改革,這反而讓埃爾多安賺足了國際聲望。

但必須指出的是,了解土耳其政局和社會現狀的讀者應該清楚,埃爾多安雖然雄心勃勃,但其「謎之操作」同樣數不勝數。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土耳其的經濟

去年,也就是2021年,全球「加息潮」此起彼伏,美俄日韓等多國都面臨著「通脹高企」的困境,不少國家選擇用加息來遏制通脹。但土耳其卻「另闢蹊徑」,不考慮本國經濟現狀和通脹威脅,竟然將利率下調100個基點至15%

對於這一舉措,埃爾多安卻高度讚揚,聲稱土耳其這是在打一場「獨立經濟戰爭。然而,市場卻並不買賬,土耳其里拉對美元匯率當月就貶值近30%,到年底已貶值約47%,無疑創下了歷史新低。

不難看出,平時在國際地緣舞台上「得心應手」的埃爾多安,至少在搞經濟這方面不是一把好手。尤其在美國開啟「印鈔模式」、向全球輸出通脹之後,土耳其沒有抵禦「美元洪水」的能力,埃爾多安也沒有打敗「美元霸權」的奇招。

說到底,還是土耳其的經濟問題。

一方面,土耳其實質上並不擁有完全的「貨幣主權」,其貨幣發行的基礎主要是外匯占款,可跨國貿易的控制權偏偏在外資和買辦的手中。

另一方面,土耳其雖然是G20國家之一,去年GDP排名全球第19,但是其本身只能算是中等工業化國家,工業體系遠遠談不上完善,而且還缺乏突出的產業優勢

但運氣來的時候,確實擋也擋不住。

當地時間7月4日,據《土耳其日報》報道,在土耳其西北部的埃斯基謝希爾省發現了大量稀土資源,礦床內約含6.94億噸稀土,至少能為土耳其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

對此,有土耳其專業人士強調,這些稀土儲量可以滿足全世界1000年的需求。

這倒不是危言聳聽,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到2021年,全球稀土儲量約為1.2億噸

而土耳其的這個礦場,儲量是全球其他國家總和的5倍,按照當前的國際需求來看,確實可以開採數百上千年。

既然如此,為什麼這項產業能給土耳其帶來的經濟收益,卻只有幾十億美元?

一來,2021年全球稀土冶煉分離產量約為28萬噸,原有全球儲量就足以滿足全世界500年的需求。換言之,在「蛋糕」沒有做大的情況下,全球稀土儲量的增加只會增加長度,不會增加寬度。

二來,稀土礦只是統稱,其實可以被分為輕稀土中重稀土,前者雖然儲量多、應用範圍廣,但後者價格昂貴、可替代性小,因為可用於航天軍工等高精尖產業,屬於真正的稀缺資源。

所以,土耳其發現的稀土礦屬於哪一種,其中中重稀土佔比多少?

三來,全球稀土產業鏈已經產生「龍頭」——中國,其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不僅儲量佔世界原有儲量的37%,而且開採產量佔全球的58%,冶煉分離產能佔全球的90%,三方面都位列全球第一,絕對是主導地位。

這也就意味着,我國稀土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齊全,國際市場在此可享受物美價廉的「一條龍服務」。同時,我國稀土應用技術獨步天下,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比美國多出不下2萬件。

毫不誇張地說,土耳其目前一沒技術二沒資金三沒市場,想要「虎口奪食」未免有些天真。

當然了,稀土產業鏈過度集中,已經讓美國束手束腳、大感焦慮,因此從去年開始就大力扶持本土稀土公司,並試圖建立更廣泛的稀土戰略儲備。

如今看來,這或許是土耳其的機會,但未嘗不是一貫主張「合作共贏」的中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