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當縣長的清華畢業生,栽了

2018年,據貴州省紀委監委消息:對貴州省委原委員、原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黃秋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根據經查:黃秋斌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組織紀律,不如實填寫個人檔案材料,在組織談話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在幹部選拔任用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品禮金,搞權色、錢色交易;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構成職務違法;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涉嫌受賄犯罪。黃秋斌被開除黨籍處分,被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黃秋斌,1972年6月出生,福建安溪人本科、研究生均畢業於清華大學還曾在清華黨委宣傳部、科技開發部工作。黃秋斌是一個山區農家子弟,父母都是農民,當時他家裡特別困難,但他讀書特別用功。秋收時曬穀子,他一邊曬穀子,一邊捧着書看。1990年,黃秋斌考入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畢業時他獲得了環境系和中國語言文學系兩個學士學位,後留校在黨委宣傳部工作。

在校學習期間,他是個活躍分子,在校、系學生會擔任過許多職務,當過校學生網球隊隊長;他文筆優雅,當過記者,做過編輯,如今依然筆耕不輟。

到地方後,他曾經勤奮工作,使息烽縣從國定貧困縣邁向了貴州省經濟強縣。工作之餘,還撰寫並發表各類文章近30篇。

黃秋斌人生的轉折是在2002年7月,結束清華法學院學習生活到校科技處工作不到半年,他從科技開發部副主任任上被選派到貴州省貴陽市掛職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協助市長抓循環經濟生態城市建設工作。一年掛職期滿後,因工作出色,貴陽市委主動向清華大學提出,希望延長黃秋斌的掛職時間,並掛任貴陽市政府黨組成員、市長助理、市循環經濟辦公室主任。2004年11月,第二次掛職期滿後,黃秋斌作出了一個果斷的選擇:放棄北京的優裕生活,調至貴陽市工作。

他先後擔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貴陽市白雲區區委常委、副區長。2006年4月,他被調至國家貧困縣息烽縣擔任縣委副書記、縣長,當時年僅34歲。

2008年8月,貴陽市舉行縣委書記「公推競崗」,黃秋斌經歷了11輪「過關斬將」,從18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以最高票當選為息烽縣委書記,成為全國第一批通過公推競崗產生的區(縣)黨委書記之一。

此後,黃秋斌的仕途進入快車道,2011年底升任黔東南州委常委、副州長,一年半後再進一步,升任省農信聯社理事長、黨委書記。他升至正廳級時,年僅41歲。

此後,他又獲重用,擔任省國資委副主任、主任,直至2017年3月回到黔東南州,升為州委書記,主政一方。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僅9個月後,他就赴省糧食局任局長。如今,這位自詡信奉「天道酬勤」的年輕官員倒下了。

毫無疑問,紀委反腐沒有年齡限制。帶着「政壇新星」「清華高材生」光環的年輕幹部墮落,固然令人惋惜,但更讓人警醒。

中國紀檢監察報曾發表評論稱,這些「青年才俊」的垮塌,暴露出一些年輕幹部理想信念不堅定、「四個意識」缺乏、自我約束較差等問題,更警醒各級黨組織要嚴把入口、教育、監督「三關」,嚴管厚愛年輕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