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印度都開始威脅美國,也想「上桌吃飯」,這對中國未必是好現象

2025年07月09日13:22:07 國際 1933

連印度都開始威脅美國,也想「上桌吃飯」,這對中國未必是好現象 - 天天要聞

就在這幾天,面對美國近期再次揮舞起來的「關稅大棒」,印度工商部長喊出了一句讓中國人非常耳熟的話,「印度將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和美國進行談判」。當特朗普政府高喊着26%懲罰性關稅的威脅話語,印度非但沒有退縮,反而一腳踢開談判桌——拒絕開放農業與乳製品市場,更反向威脅對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這一刻,想要「上桌吃飯」的新德里,腰桿挺得筆直。

想要「上桌吃飯」的印度,為何敢掀美國的談判桌?

雙方的對抗,可謂刀刀見血。美國要求印度開放轉基因作物市場,降低汽車零部件關稅;印度則死死守住兩條「紅線」:農業與乳製品絕不退讓。這背後是數億印度農民的生計,更是莫迪政府的政治生命線。當美國談判代表拒絕印度提出的轉基因飼料有限准入方案後,印度反擊的拳頭已握緊——向WTO提交對美國7.25億美元商品的報復清單,證券監管部門同步重罰華爾街巨頭近5億美元。

連印度都開始威脅美國,也想「上桌吃飯」,這對中國未必是好現象 - 天天要聞

從更深層次看,印度這樣的強勢並非突發奇想。側面反映出其政治上的一種傾向。過去,印度在發展路徑上,曾有過對中國的拙劣模仿,看到中國經濟騰飛,試圖複製中國模式,但由於自身國情複雜、基礎設施薄弱、政策執行不力等因素,效果不佳。

後來,印度開始幻想成為像中國一樣在國際舞台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積極發展經濟,擴充軍事力量,在外交上也更加活躍。如今,面對美國這個全球頭號強國,印度敢以強硬姿態談判,除開美國自身的系統性衰落,更是因為印度跨國了「幻想成為中國」的初級「贏學」,跨入了「已經成為中國」的「高級贏學」,自然而然認為自己已經有資格「上桌吃飯」。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國際玩家。它認為自身實力已今非昔比,有了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獲取更大的話語權和利益分配份額的能力。

連印度都開始威脅美國,也想「上桌吃飯」,這對中國未必是好現象 - 天天要聞

印度這樣的舉動,對中國而言未必是好現象。

對於能在國際上給美國「添亂」的事情,很多人是樂見其成的。然而,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印度這樣的舉動,對中國而言未必是好現象。如今的國際形勢動蕩不安,雖然現行國際秩序是西方主導建立的,但在這個秩序下,世界總體維持着相對的和平與穩定,而這種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對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藉助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大力發展經濟,融入全球產業鏈,實現了經濟的飛速增長和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

連印度都開始威脅美國,也想「上桌吃飯」,這對中國未必是好現象 - 天天要聞

就像我們剛才所說,印度敢這麼和美國說話,很大程度上是看準了美國霸權的衰落以及西方秩序陷入動蕩和內耗的時間段。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逐漸下降,西方各國之間因為利益衝突、意識形態等問題矛盾不斷,國際秩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印度認為這是一個提升自身地位、獲取更多利益的絕佳機會,試圖通過挑戰美國的權威,在混亂的國際局勢中分得一杯羹。

一旦印度的這種企圖得逞,其野心勢必會瘋狂膨脹。印度野心的膨脹,必定會與中國產生衝突,這既有歷史的糾葛,也是現實地緣的必然。從歷史上看,中印之間存在過邊界衝突等問題,而印度始終對其耿耿於懷,是扎在印度自卑而又自大的民族自尊上的一根尖刺。從現實地緣戰略來看,中印都是亞洲的大國,在南亞、印度洋等地區存在着利益交匯和競爭。而才能從經濟問題上看,失業率、經濟危機也讓印度政府面臨巨大的壓力,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對外製造衝突成為一種可能的選擇。

連印度都開始威脅美國,也想「上桌吃飯」,這對中國未必是好現象 - 天天要聞

中國是否準備好,去迎接這歷史性的一刻?

必須指出,霸權的倒塌和對 「皇冠」 的覬覦,註定會讓全球陷入長時間、大範圍的動蕩,這對中國並非好事情。一個穩定的國際秩序雖然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至少能夠維持全球的基本穩定和運轉。而一旦現有的國際秩序崩潰,各國為了爭奪霸權、爭奪資源和利益,很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衝突和戰爭。這不僅會破壞全球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也會給中國的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帶來嚴重的威脅。

長期以來,維持這個固有秩序的穩定,付出代價進行 「執法」 的,大部分時間是美國和西方國家。雖然美國在 「執法」 過程中常常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採取雙重標準,但其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起到了維持國際秩序穩定的作用。而現在,在這樣一個國際秩序面臨重大變革的檔口,中國是否已經準備好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了呢?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 天天要聞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海外智庫觀察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範圍的迅猛發展,圍繞其治理的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AI治理不再僅僅是技術管理問題,更成為國家軟實力輸出、規則制定權爭奪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治理路徑和制度邏輯,試圖在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信聯盟...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着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着,在這場亂局裡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