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選倒計時,朴槿惠做出選擇,李在明以1敵2:打出「中國牌」。
目前,距離韓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僅剩一周,選情進入白熱化階段。就在此關鍵時刻,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公開表態支持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這一舉動為選戰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面臨以1挑2的局勢,其外交政策表態釋放出特殊信號,甚至引發了中國方面的關注。這場選戰的最終走向愈發撲朔迷離。
5月24日,朴槿惠在私宅會見金文洙,並公開合照。
作為韓國保守陣營的標誌性人物,朴槿惠的表態被視為一次整合保守派選票的關鍵動作。分析認為,朴槿惠的支持可能幫助金文洙吸引其忠實支持者,同時傳遞出保守陣營「團結一致」的信號。然而,這一舉動也存在爭議。部分選民認為朴槿惠的政治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她的介入是否能顯著改變選情尚有疑問。
最新民調顯示,李在明以47.3%的支持率保持領先,但較上周出現下滑;金文洙支持率升至39.6%,差距逐步縮小。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支持率接近10%,成為潛在的「關鍵先生」。
金文洙試圖通過聯合執政拉攏李俊錫,以此實現選票整合。然而,李俊錫目前態度模糊,是否會在最後時刻改變立場仍存懸念。如果兩人成功合作,李在明的領先地位可能受到威脅。
面對激烈競爭,李在明選擇打出「中國牌」。5月26日,他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美韓同盟仍是其外交政策基礎,但同時強調中國是韓國的重要貿易夥伴,承諾當選後將修復中韓關係。
這一表態顯示出務實態度,也被視為爭取經濟選民的一步棋。近年來,中韓關係因薩德事件等問題受到衝擊,李在明希望通過改善中韓關係,為韓國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方面對此迅速作出積極回應。中國駐韓國大使戴兵近日表示,維護和發展中韓關係符合兩國根本利益,中方願與韓方共同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這一表態與李在明的外交政策形成呼應,釋放出兩國合作的積極信號。
然而,李在明的「雙重外交」策略也引發爭議。部分韓國選民擔憂,過於強調對華關係可能削弱美韓同盟的穩固性。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大國間的關係,將是新總統必須面對的挑戰。
這場選戰不僅是韓國國內政治的較量,也是國際局勢中的一次重要博弈。隨着6月3日投票日的臨近,朴槿惠的支持、金文洙的拉票策略,以及李在明的外交主張,最終將如何影響選舉結果,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