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派新聞評論員 文和刀
備受關注的網號、網證,要來了。
近日,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公布《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將於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辦法》講了啥?四個方面共16條,核心是圍繞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及網號、網證,「是什麼」「怎麼領」「怎麼用」。
對於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它到底安全嗎?它帶來的是更多泄露和監察,還是更多私密和保障?它如何彰顯「保護」,而非「限制」?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它受到熱烈討論。2024年7月26日至8月25日,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社會反響熱烈。許多人看出此舉有利於保護個人信息、凈化網絡環境,當然,社會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在充分聽取各界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多輪完善的《辦法》重點增加了確保網號網證使用的自願性、確保未使用網號網證用戶享有同等服務、加強公共服務平台數據安全監管、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內容。
需要特別回應的是,對於許多人所擔憂的隱私泄露問題,這種身份認證服務事實上正是為了解決它而出現。與輿情所憂相反的是——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以匿名方式認證身份,能夠減少居民身份證號碼、姓名等明文身份信息的直接使用,可有效避免相關方過度採集、留存個人身份信息,有效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的安全。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對此着重強調,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僅提供自願使用匿名化網號、網證的身份認證,不採集、不留存用戶位置信息和網絡平台業務信息,沒有限制用戶上網和追蹤用戶網上行為的功能。
另一則新聞與之聯動起來看,更具深意。
日前,中央網信辦已部署進一步加強「開盒」問題整治工作。通知從阻斷「開盒」信息傳播、完善預警機制、加大懲治力度、優化保護措施、加強宣傳引導等多個維度明確了相關要求。
微博、騰訊、抖音、快手、百度、小紅書、知乎、嗶哩嗶哩、豆瓣等多家重點網站平台,在專題部署會議上被要求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開盒」亂象。
兩項不同的舉措傳遞了同樣的決心: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就是首要目標。
網絡信息安全領域重磅舉措近期陸續出台,有其迫切的形勢需要。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網絡身份認證服務需求出現爆髮式增長。一方面,數字經濟的發展必須有可信數字身份作為支撐。另一方面,一些應用程序過度獲取個人信息,卻又保管不當,造成公民個人身份信息泄露,用戶生活因此備受困擾。一些商業平台雖有意保持良好商譽,信守保障用戶隱私的承諾,但也必須投入足夠的成本用於做好相關防護,防護效果也缺乏有效公開。
一些網絡賬號、群組,利用被泄露的個人信息,組織煽動「開盒」、提供「開盒」服務,用於打擊異己、謀取非法利益。最糟的是,這一股不良風氣,正在腐蝕一批還未建立起正確三觀的青少年。前段時間某互聯網企業高管之女公然「開盒」網暴普通人的案例,一時沸沸揚揚,也讓這種現象得以曝光於更廣的視野而引起更多的警惕。
泄露、盜取、販賣個人信息,以及利用個人信息開展違法犯罪活動等行為,應當受到嚴厲打擊,更要從源頭上治理和防範。
持證上網,一號通行,杜絕騷擾。人民群眾有安全、便捷證明個人身份的需要,企業有高效、穩定驗證個人身份的需要。構建國家網絡可信身份認證體系事不宜遲。國家以公益方式依規免費提供便利,不僅能夠有效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還能大大降低身份認證成本,為企業適應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期待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在社會各領域持續深化應用,為網絡空間撐起一片更乾淨的藍天。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