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5月26日電 題:低空經濟正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發展新着力點
新華社記者付瑞霞、張思潔
孟夏時節的黃河岸邊,在陣陣轟鳴聲中,一架架無人機騰空而起,穿梭於溝壑縱橫的黃土地貌間,將吊運的樹苗投送至位於懸崖陡坡上或深溝險壑里的造林點。
在位於陝西省北部、黃河中游的陝西省神木市,上述場景在近兩年的造林季節已很常見。隨着低空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持續創新,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
在距離神木市600多公里的陝西省省會西安市,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於5月21日至25日舉行。首次設立的低空經濟展區,成為本屆絲博會亮點。
5月21日,在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低空經濟展上,參觀者了解各類飛行器。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低空經濟展區集中展示了100多架固定翼、多旋翼、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各類飛行器,通過實物展覽、互動體驗、場景化演示等形式,呈現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成果與前沿技術。」展區工作人員白雪介紹。
在眾多展品中,一架已有67年歷史的無人機引起參觀者的關注。這款無人機採用無線電控制,1958年在陝西完成首飛,是中國最早的無人機之一。雖然它的外殼已經翻新,但一些原始零部件仍以原貌展出。據了解,陝西在航空航天領域聚集了全國30%的科研生產能力。同時,地理位置重要、空域條件良好,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先天基礎和後發優勢。
從2024年起,低空經濟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位於中國西部的陝西省、四川省等省區市,憑藉較好的航空產業基礎和技術積累,加速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陝西省具有航空研發製造完整供應鏈條,2024年航空和無人機製造業產值近2000億元;四川省建立覆蓋飛行器整機、機載系統、零部件、元器件及材料的全產業鏈,中大型無人機產業規模居全國領先水平……
此外,西部地區擁有獨特的自然稟賦和空域資源優勢,通過整合空域、文旅、政策等優勢資源,正逐步創新應用場景,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低空經濟生態體系。
4月8日,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的國家級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天空之眼」,工作人員在試飛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產品。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陝西省定邊縣位於陝甘寧蒙四省(區)交界處,地形複雜,人口密度低。第九屆絲博會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與當地達成合作,由前者提供無人機產品,後者提供應用場地,讓無人機物流運輸實現「村村通」。
「發展低空經濟,可以促進城鄉融合、助力鄉村振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參展代表劉鄰告訴記者,一款拆卸式小型多旋翼無人機今年將投入到定邊縣的村衛生室與鄉鎮衛生院之間的藥物運輸中。
新疆石河子市低空旅遊項目今年正式上線,通過直升機觀光服務為遊客開啟全新視角。從空中俯瞰,巍峨的天山山脈、如絲帶般盤旋的瑪納斯河、無垠的綠洲畫卷等美景一覽無餘。「低空+旅遊」模式正成為進一步激活西部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在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逐中,中國西部地區正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