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後,美國就惦記上了格陵蘭島,似乎不「吞併」該島嶼就誓不罷休。5月10日,路透社援引消息稱,美國官員正在考慮通過簽署《自由聯繫協定》,將格陵蘭島納入勢力範圍。在此之前,美國已經將此舉用在了多個太平洋島國身上。
報道提及,美國各政界人士認為,該協議對於制衡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至關重要。但報道提醒,此舉將面臨許多實際障礙,包括與丹麥的主權衝突,以及國會預算審批問題。
據兩名美國官員和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向格陵蘭島領導人提議,推動該島與美國簽署《自由聯繫協定》(cofa)。
公開資料顯示,二戰結束以後,太平洋島國地區紛紛獨立,但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帛琉以及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包括關島附近的塞班島、羅塔島和天寧島等)變成了由美國負責託管的「聯合國託管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允許上述三國先後獨立,前提是與三國簽署《自由聯繫協定》。
根據該協定,美國為三國提供經濟援助和公共服務,換取美國在三國擁有「軍事主權」,特別是「排他性」海空軍事使用權。這意味着三國不設立軍隊,由美國負責提供軍事保護。更為重要的是,只有美國的軍機、軍艦可以自由出入三國領海、領空,其他任何國家的軍艦軍機進入三國需要得到美國的批准。
美國與三國的《自由聯繫協定》分別於2023年和2024年到期,後於2024年3月再次續簽。
格陵蘭島資料圖
據報道,特朗普曾在其第一屆政府期間就提出了獲得格陵蘭島的想法。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他進一步施壓,拒絕排除武力奪取該島的可能性。為達目的,特朗普的一些顧問曾非正式地提出過通過簽署《自由聯繫協定》,將格陵蘭島納入美國勢力範圍的想法。
兩名消息人士稱,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特朗普設立的國家能源主導委員會的一些官員參與了此次談判。其中一人補充說,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也參與其中。
截至目前,白宮、丹麥和格陵蘭島方面均未回應置評請求。但今年2月,有美媒爆料稱,格陵蘭島駐美國代表開始與一些太平洋島國的大使接洽,了解他們與美國簽署《自由聯繫協定》的過往經驗。
路透社稱,美國各政界人士認為,美國與帛琉、馬紹爾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簽署的協議,對於制衡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至關重要。
然而,報道提醒稱,該協議將無法實現特朗普將這個擁有5.7萬名居民的島嶼納入美國版圖的雄心,且將面臨許多實際障礙。首先是主權問題,協議此前的簽署國均為獨立國家,這意味着,格陵蘭島需要脫離丹麥後才能推進該計劃。
據介紹,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人口約6萬,曾是丹麥的殖民地,於1979年實現自治,擁有自己的議會。但這座島嶼仍是丹麥的領土,哥本哈根負責控制其外交和國防政策。位於格陵蘭島的圖勒空軍基地建於二戰時期,一直保留至今,是美國最北的軍事基地。
報道提及,丹麥方面此前已多次拒絕「出售」格陵蘭島的提議。雖然民意調查顯示格陵蘭人有意獨立,但調查也顯示,大多數人不願成為美國的一部分。
《自由聯繫協定》在美國國內也存在一些阻礙。在國會,兩黨議員時常反對為該協議的簽署國提供預算,「這讓依賴這些資金的國家深感沮喪」。此外,所謂的《自由聯繫協定》,並不能保證簽署國完全站隊美國。
一名歐洲高級官員表示,丹麥領導人尚未就此計劃與白宮接觸,也未就格陵蘭島未來地位與白宮進行任何實質性討論。丹麥已公開拒絕美國「收購」格陵蘭島的想法,並堅稱格陵蘭人必須決定自己的未來。
一名美國政府官員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開始畫大餅,聲稱美國可以幫助格陵蘭實現經濟多元化,通過可做開發稀土等項目,使其在經濟上更加獨立於丹麥。該官員表示,簽署《自由聯繫協定》「可能是解決我們在格陵蘭安全問題上一些擔憂的一種巧妙方式」,但沒有對達成此類協議的可能性發表評論。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新任總理尼爾森 當地媒體
幾個月來,特朗普政府毫不掩飾自己對控制格陵蘭島的野心。美媒此前分析稱,隨着全球大國尋求擴大其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和足跡,礦產資源豐富的格陵蘭島因其在安全和貿易方面的戰略價值而受到青睞。格陵蘭島上有美國大型空軍基地,對美軍意義重大。
不過,特朗普的「帝國主義野心」遭到了格陵蘭島、丹麥及國際社會的譴責。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此前明確表示,特朗普政府對格陵蘭和丹麥都施加了「不可接受的壓力」,她強調丹麥「將抵制這種壓力」。
今年3月,特朗普再次威脅稱,美國將吞併格陵蘭島,並威脅要動用武力佔領該島。對此,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新任總理尼爾森在社交媒體上回應表示,「讓我明確一點:美國不會得到這裡」,格陵蘭島不屬於美國和其他任何人,格陵蘭島的未來將由該島居民自行決定。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