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2025年05月07日14:33:06 國際 1558

加州不是美國!」當這句話從美國州長口中蹦出時,全世界都愣住了......

5月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在一場線上採訪中語出驚人。面對鏡頭,這位民主黨籍政客直接向共和黨總統特朗普「開炮」,與此同時,他隨後一個舉動卻牽扯到了中國......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不能脫鉤!

作為美國經濟第一強州,加州2024年GDP達4.1萬億美元,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四大經濟體。若將2024年的生產總值換算成國家排名,它足以躋身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本土、中國和德國。

如此龐大的經濟體,其動力很大程度源於全球貿易,尤其是與亞洲,特別是中國的經濟聯繫,早已盤根錯節。硅谷的科技巨頭,如蘋果、谷歌、特斯拉,無一不是全球化布局的產物。它們的零部件可能來自東莞,組裝或許在鄭州,市場則面向全球。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加州的農產品,如水果、紅酒,也大量銷往中國。洛杉磯、長灘等主要港口,每日吞吐着巨量來自亞洲的貨輪。這每一筆都是實實在在的經濟賬。紐森曾直言,美中之間是「相互依存」,全球貿易並非零和博弈

紐森在《日經亞洲》採訪中直言:"我們距離華盛頓特區2000英里,但在理念上是兩個世界。"他批評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使加州損失數十億美元,尤其衝擊了硅谷科技企業與亞洲深度交織的供應鏈。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數據顯示,加州40%進口商品依賴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其中中國製造的玩具占其家庭消費的80%。這種經濟依存度讓紐森清醒認識到:與中國脫鉤將導致"超市貨架空一半"的災難性後果。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貿易戰下的利益博弈

特朗普政府時期揮舞的關稅大棒,首當其衝衝擊的便是加州這類外向型經濟地區。成本上升,商品價格上漲,企業利潤被壓縮,民眾生活壓力增大,形成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紐森曾公開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使加州內外損失數十億美元,波及旅遊、貿易、中小企業乃至跨國公司。

面對聯邦政策,加州並未選擇沉默。州政府帶頭,直接將聯邦政府告上法庭,指控關稅「違法」。隨後,十幾個州也相繼發聲,形成不小的聲勢。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巨大壓力,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在關稅政策上做出讓步,簽署了新的豁免政策。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其實加州與聯邦政府的矛盾,在美國聯邦制下並非新鮮事。加州長期以來是民主黨陣地,在移民、環保等議題上與共和黨主導的聯邦政府時有摩擦。此次貿易問題上的公開叫板,可謂「老傳統」遇到了「新問題」,而這新問題的根子,直指經濟命脈。

一些分析揭示的細節頗為耐人尋味。例如蘋果公司對鄭州生產線的依賴,特斯拉在上海創造的驚人建廠速度,甚至谷歌也曾試圖繞開聯邦限制。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這些科技巨頭,口頭上或許會附和「國家利益」,但其行動卻更遵循資本逐利的本性:哪裡成本低、效率高、供應鏈穩定,它們就流向哪裡。當這些巨頭的切身利益與聯邦政策發生衝突,它們自然會通過各種途徑影響州政府的決策。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不止如此

深究下去,加州與聯邦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衝突,遠不止經濟利益這麼簡單。它同樣植根於兩者間深刻的意識形態鴻溝。加州作為民主黨的大本營,其政治理念、價值觀及政策偏好,本就與特朗普治下的共和黨聯邦政府存在顯著差異。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紐森那句「距離華盛頓特區2000英里,但在理念上我們是兩個世界」,精準地描繪了這種地理與政治上的雙重疏離感。加州社會普遍推崇的多元化、全球化理念,與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政策,顯得格格不入。可以說,紐森代表的,正是美國社會中那部分最不認同特朗普內外政策的力量。

這種政治光譜上的鮮明對立,讓加州在面對聯邦關稅政策時,反抗的姿態尤為堅決,面對國內外日益增長的壓力,以及經濟負面效應的逐步顯現,聯邦政府似乎也並非鐵板一塊。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全球化重塑政經棋局

有觀點將中國通過產業鏈深度綁定美國地方的現象,形容為一種「地方穿透戰略」,似乎暗示着某種精心布局。然而,換個角度看,在全球化時代,經濟要素自由流動本是常態。中國製造業的性價比優勢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加州和硅谷的選擇,更多是基於經濟理性。

更有意思的是所謂的「非對稱反擊」案例。譬如,美國對華光伏板加征關稅,中國則向加州捐贈光伏技術,這無疑讓美國其他州份的太陽能企業面臨更大競爭壓力。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又比如,中國限制石墨出口可能影響特斯拉電池生產,但與此同時,比亞迪卻向加州開放部分電池技術專利。這些操作,使得貿易摩擦的複雜性遠超簡單的稅率調整,牽扯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甚至觸及技術標準和能源安全

不只是州政府,美國商會、零售巨頭沃爾瑪塔吉特,乃至投資家巴菲特,都曾對關稅政策表達過深切憂慮。他們擔憂的是供應鏈中斷、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以及貿易夥伴的報復措施。

例如,美國大量進口的軟木來自加拿大,一旦加拿大採取反制措施,加州的災後重建木材供應都可能受到影響。這正是事件的複雜所在。它並非簡單的對錯之分,而是全球化浪潮下,國家利益、地方利益、企業利益與民眾利益交織的複雜局面。聯邦政府試圖從國家層面調整航向,但州政府和企業卻有各自的現實考量和難處。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有人將1848年加州因淘金熱開啟的「西部大開發」,與當前因中國資本湧入而引發的「新淘金潮」相提並論,認為這次淘的不是地下黃金,而是「聯邦制裂縫中的未來」。

這話雖帶些文學色彩,卻不無道理。當全球化的觸角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當產業鏈如毛細血管般將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緊密相連,傳統的國家邊界和行政壁壘,必然會受到衝擊。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紐森和加州的這場「經濟表態」,無論最終走向如何,都清晰地揭示了一個趨勢: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國家內部的經濟結構、產業布局乃至政治體制,都將深刻影響其在國際舞台上的行為方式和迴旋空間。試圖關起門來解決問題,或單方面發號施令,恐怕越來越行不通。

當特斯拉的生產線因為缺少某個來自中國的零部件而面臨停擺風險時,馬斯克那句「形勢比人強」,或許道出了幾分真諦。這並非誰在刻意挑戰誰,而是新的經濟規律和力量,正在悄然改變世界原有的秩序。

「加州不是美國!」加州長發聲後,特朗普簽新政策,中國又被牽連 - 天天要聞

結語

當特朗普被迫讓步降低中國汽車關稅時,這場博弈的勝負已初見分曉。

紐森不僅捍衛了加州利益,更展現出超越黨爭的務實領導力。在全球化不可逆轉的今天,這位年輕州長的選擇證明:經濟理性終將戰勝政治操弄。而"加州不是美國"的宣言,或許預示着美國政治版圖重構的開始——當最大經濟體與聯邦政府分庭抗禮,誰才能真正代表美國的未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反轉!「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 - 天天要聞

反轉!「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

南非總統: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G20峰會。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日前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美方參加今年11月在南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拉馬福薩本月19日至22日對美國進行工作訪問,並於21日在白宮與特朗普舉行會談。
國際乒聯選舉鬧烏龍 將延期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乒聯選舉鬧烏龍 將延期舉行

當地時間5月27日,2025年國際乒聯代表大會在卡塔爾多哈舉行,本次會議將選出新的國際乒聯主席和執行委員。國際乒聯宣布,佩特拉·索林當選國際乒聯主席,但現場參會人員發出質疑,在點名投票協會時線上數量....
中央候補委員履新後,這個直轄市任命「70後」副市長 - 天天要聞

中央候補委員履新後,這個直轄市任命「70後」副市長

「天津人大」消息,5月27日,天津市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任命王秀峰為天津市副市長,免去劉桂平的天津市副市長職務。就在幾天前的5月23日,據天津日報消息,中共中央批准:劉桂平同志任天津市委副書記;陳輻寬同志不再擔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常委職務。王秀峰 資料圖此番履新天津市副市長的王秀峰出生於1970年11...
特朗普「釋放利好」,歐洲有「新思路」,但報道稱「關鍵障礙仍在,達成良好協議的可能性仍然很小」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釋放利好」,歐洲有「新思路」,但報道稱「關鍵障礙仍在,達成良好協議的可能性仍然很小」

當特朗普開始讚賞曾被他稱為"薅美國羊毛"的歐盟時,投資者嗅到了風向的急劇轉變——從50%毀滅性關稅威脅到7月9日的最後通牒,這場貿易博弈正以驚人速度從懸崖邊緣拉回。受此影響,美股應聲大漲,標普500指數、納指和羅素小盤股盤中一度飆升超2%,市場似乎正在押注特朗普再次在金融市場壓力下讓步。然而有報道稱,許多歐盟官...
各執一詞 加沙停火方案陷「羅生門」 - 天天要聞

各執一詞 加沙停火方案陷「羅生門」

26日,哈馬斯已接受一項由美國提出的加沙停火協議草案的消息一經爆出,迅速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然而,以色列和美國官員隨即出面否認,令這場「看似接近達成」的協議陷入真假難辨的漩渦。
土耳其外長訪俄 俄烏第二輪談判或繼續在土舉行 - 天天要聞

土耳其外長訪俄 俄烏第二輪談判或繼續在土舉行

土耳其外長費丹26日至27日訪問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費丹舉行了會談。27日,拉夫羅夫與費丹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拉夫羅夫說,俄方考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與烏克蘭舉行第二輪談判。
日本首相:美關稅對日本產業影響正在顯現 - 天天要聞

日本首相:美關稅對日本產業影響正在顯現

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地時間27日表示,美國關稅措施對日本產業的影響正在顯現,日本政府決定全力支援本國產業。據日本廣播協會報道,日本政府當天在首相官邸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美國的關稅措施。石破茂說,受美國的關稅措施影響,部分日本企業預計本財年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