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落地之後,歐盟對中美兩國的態度正在逐漸發生反轉。特朗普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中,歐盟的稅率為20%,面對這一決定,歐盟第一時間的反應是設法找美國談判化解危機,但是卻被潑了一盆冷水,特朗普直接拒絕了歐盟的互免關稅建議,反而進一步獅子大開口,要求歐盟購買3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擺明了就是要趁機勒索。
(特朗普要求歐盟購買3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
眼看示好談判這條路走不通,歐盟不得不另謀他法,開始一邊準備反制美國,一邊找中國商量。
據環球網報道,歐盟正在考慮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歐盟委員會已經擬定了一份清單,計劃從4月15日起,對總價值約221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徵收最高25%的關稅,試圖以此打擊美國的痛點。
(歐盟準備報復美國)
與此同時,歐盟開始釋放對華友好的信號,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她與中方進行了友好對話,為中歐建交50周年做好準備,討論了中歐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下的合作,並強調中國在解決關稅方面有重要作用,歐洲理事會稱中歐互為彼此的重要貿易夥伴。另外,即將訪問中國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開始呼籲歐盟改變對華立場。他強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促使歐盟必須調整戰略,開拓新的合作夥伴和新市場,因此歐盟有必要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
這與歐盟之前的態度相比,可以說是出現了明顯轉向,要知道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威脅,歐盟之前的應對是想方設法禍水東引,把矛盾轉移到中國身上,所以我們看到了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訪美,遊說美國的當務之急是對中國加稅,歐盟外長卡拉斯也不止一次地表示,美歐貿易戰只會讓中國成為大贏家,美歐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對抗中國。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即將訪華)
這前後態度的轉變,最主要是因為歐盟已經意識到了美國的霸道和不可靠,面對習慣了敲詐勒索和得寸進尺的特朗普,中國顯然是歐盟目前不可缺少的合作夥伴。
當然,歐盟對華態度的轉變並不意味着中歐就能完全站在一起,目前橫亘在中歐貿易之間的最大問題,就是歐盟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而引發的矛盾。最新消息顯示,中歐雙方已經同意儘快啟動雙邊談判,對電動汽車反補貼案進行磋商,既然歐盟意識到了中歐合作的重要性,那麼也是時候拿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誠意了。
正如外交部所強調的,中國和歐盟都是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倡導者,是世貿組織的堅定維護者和支持者,在美國舉起關稅大棒對全世界宣戰,嚴重破壞世貿規則和全球市場的情況下,中歐雙方更應共同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維護全球產供鏈的穩定暢通,為雙方和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我們希望歐盟拿出更多與中國合作的行動,也希望有更多像西班牙這樣的歐盟成員國,與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歐關係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