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針對美國對華徵收104%關稅,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國人民的正當發展權利不容剝奪,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容侵犯。我們將繼續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余翔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專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執意推行「對等關稅」既有經濟考量也有政治考量,一旦各國共同對美國實施反制,可能迫使美國在巨大壓力下回到談判桌。各國應通過市場多元化等策略降低關稅帶來的損失,建立新的「沒有美國」的全球貿易體系並非沒有可能。

特朗普為何執意推行「對等關稅」
特朗普政府究竟為何要發起「對等關稅」?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余翔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表示,美國發起「對等關稅」的主要動機是試圖糾正其所謂長期面臨的貿易逆差問題,並以此為槓桿推動所謂的「公平貿易」。在美國看來,許多貿易夥伴對其出口商品徵收較高關稅,而美國對進口商品的關稅相對較低,導致貿易不平衡。「對等關稅」的核心邏輯是通過對來自所有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徵收與對方對美關稅相對應的稅率,迫使其他國家降低關稅,或通過增加關稅收入和減少進口來縮小貿易逆差。這種政策也被視為一種政治工具,目的是迎合國內保護主義情緒,保護美國本土產業,如製造業和農業,並兌現對選民的經濟承諾。
「對等關稅」已在美國國內和世界範圍內遭到普遍反對和嚴厲批評,只有特朗普團隊的成員還在為這一舉措辯解。余翔指出,「對等關稅」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存在缺陷。「對等關稅」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即成員國應平等對待所有貿易夥伴,通過雙邊施壓製造差異化關稅體系,破壞了多邊貿易規則。
其次,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提高會增加進口商品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導致國內物價上漲,而非真正促進出口或縮小逆差。高關稅還可能引發全球報復性措施,損害全球供應鏈,削弱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這種單邊主義做法忽略了全球化經濟的複雜性,可能自食其果。

各國一旦共同反擊將發生什麼?
中方已根據國際法基本原則和法律法規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歐盟也將於4月15日實施第一輪對美反制關稅。余翔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美國的重要貿易夥伴,擁有足夠的市場和資源通過報復性關稅維護自身利益。中國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捍衛多邊貿易體系,反對美國的單邊霸凌行為,通過反制展示大國擔當。
多個中小經濟體已聲明不對「對等關稅」進行報復。余翔說,中小經濟體往往對美國市場依賴度較高,反擊可能導致出口受阻、經濟下滑,其綜合實力也難以承受貿易戰的代價。一些國家可能採取觀望態度,希望通過談判或低調應對避免直接衝突,或者期待其他大型經濟體如歐盟帶頭反擊後再加入共同陣營。
一旦各國共同反擊美國關稅,可能使全球貿易陷入混亂。余翔說,美國將面臨進口成本激增,物價上漲可能引發通貨膨脹,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美國出口商品如農產品、能源和製造業產品將因報復性關稅失去競爭力,相關行業遭受重創。全球供應鏈將進一步分裂,可能形成多個區域性貿易集團,削弱wto的完整性和權威性。金融市場可能劇烈震蕩,股市下跌,美元地位受到挑戰。長期來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各國經濟都將付出代價,但美國作為關稅戰的發起者,可能承受更大壓力,最終被迫重回談判桌。

「沒有美國」的新貿易體系能否建立?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7日在布魯塞爾表示,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對國際貿易造成衝擊,歐盟正尋求在美國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區開展更多貿易。這位歐洲領導人說:「我們將像激光束一樣專註於美國以外那83%的全球貿易。這是巨大的機遇。」她表示,在與墨西哥和瑞士達成協議後,歐盟正與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談生意」。
余翔表示,各國可採取多種策略減少「對等關稅」衝擊帶來的損失。首先即是市場多元化,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開拓其他地區如亞洲、歐洲、非洲的貿易夥伴。二是加強區域合作,加速區域貿易協定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實施,形成獨立於美國的經濟圈。三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內需驅動型經濟,減少對出口導向產業的依賴,同時提升高附加值產業競爭力。四是通過匯率調整或財政刺激減輕關稅衝擊,同時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援助。五是在wto框架下對美國發起訴訟,爭取國際支持和合法性。
這位專家坦言,建立一個完全「沒有美國」的全球貿易體系短期內可能性較低,但並非完全不可能。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和消費市場,其退出將導致現有體系嚴重失衡。然而,若美國持續推行單邊主義,各國可能逐步構建以區域合作為基礎的替代體系。例如歐盟、中國和東盟可能通過深化經濟一體化,聯合其他新興經濟體,打造一個相對獨立的貿易網絡。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等新領域的規則制定也可能成為新體系的核心。但這些進程也將面臨諸多挑戰:一是缺乏統一領導力,二是各國利益分化難以協調,三是美國可能通過軍事、政治影響力阻撓新體系形成。因此,全球貿易體系碎片化或是「對等關稅」衝擊下全球貿易更現實的前景。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