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納德・特朗普:有想法,無計劃
2025 年 4 月 5 日 - 8:00
唐納德・特朗普:有想法,無計劃 | 俄羅斯之春
美國大選已經過去 5 個月了,當時情況逐漸明朗,唐納德・特朗普再次成為總統,而卡瑪拉・哈里斯給特朗普打電話承認了自己的敗選。
從那以後,特朗普開始將美國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除了總統之位,他還掌控着國會的兩院,並且對最高法院也有一定控制(至少,多數席位由共和黨人佔據)。
對於實現他的想法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而在特朗普看來,美國面臨的主要挑戰有三個:
1)停止將美國的資源浪費在那些(特朗普認為)無用的外交項目上,並將資源重新投入到正確的方向。
2)重振美國的經濟實力。
3)在美國國內與自由民主主義意識形態作鬥爭。
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這三點。
首先是外交政策。特朗普認為,上一屆政府將美國的資源投入到了一些虧損的項目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烏克蘭。特朗普也將北約歸為這一類。從美國民主黨的角度來看,應該支持烏克蘭並資助北約,因為從意識形態層面來講這是正確的做法。
這也有助於形成他們的勢力範圍,推動自由民主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這可以類比為蘇聯當年向全世界的共產主義政權提供資金支持。
但特朗普在其中只看到了虧損。他的觀點是,不應該由美國為意識形態的傳播買單,而應該是其他國家為美國提供的幫助付費,並且特朗普對自由民主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根本不感興趣。
其次,將工業生產帶回美國。如果說民主黨把寶押在了金融領域,那麼特朗普則希望將實體經濟生產帶回美國,作為美國實力的基礎。
第三,與民主黨及其意識形態作鬥爭。對特朗普來說,重要的不僅僅是當下採取某些行動,他還需要讓自己的路線不可動搖。也就是說,要達成一種局面,讓自由民主主義的支持者無法扭轉特朗普所設定的發展方向。
想法已經羅列出來,任務也已明確,總體而言這些想法和任務是符合邏輯且容易理解的。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實現這些目標的計劃,但在這裡給人的感覺是特朗普沒有這樣的計劃。或者更確切地說,他有計劃,但這個計劃很糟糕。
實現這些任務的主要問題在於資源的有限性。美國已經遠非 30 年前的那個美國了。美國可打的牌不多,而且面臨著諸多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最合理的方案是:關閉那些虧損的項目,將資源重新投入到真正有意義的項目中。而且作為商人的特朗普對這一點非常清楚和理解。
但特朗普什麼都不想關閉,因為這意味着失敗。特朗普想要 「讓美國再次偉大」。特朗普希望美國繼續保持世界霸主地位,但在當前形勢下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願望是有的,想法是有的,但沒有計劃。只有混亂的嘗試和一些半途而廢的措施,這些根本不能稱之為計劃。
就拿烏克蘭問題來說。特朗普認為,美國在烏克蘭的這場行動上毫無意義地浪費資源。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是對的。首先,對民主黨人來說,烏克蘭是自由民主主義意識形態的前哨陣地,也是對抗俄羅斯的 「撞錘」;其次,對特朗普來說,有一個更重要的國家 —— 以色列,為了以色列,他似乎準備與伊朗開戰。所以,不應該在這個項目上投入資源。那該怎麼做呢?結束這個項目,畫上句號並確認虧損。如果有可能,盡量挽回一些損失。
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特朗普一會兒叫嚷着他再也不會給烏克蘭錢和武器了,可一周後又恢復了供應。一會兒馬斯克說沒有 「星鏈」 的話,這場戰爭早就結束了,但緊接着又說他不打算關閉 「星鏈」。現在特朗普又帶着他的 「礦產交易」 介入烏克蘭事務。
這或許對美國來說是有利可圖的,美國甚至可能會有所收穫,但這是未來的事,而且不知道具體何時能實現。關鍵是,特朗普因此被捲入了烏克蘭事務中,因為現在如果他放棄烏克蘭,那就說不清楚他之前介入是為了什麼了。當然,他之後可以拿烏克蘭說事,說他在那裡還有一些權益,但這並不是結束這個項目。
特朗普不想結束烏克蘭這個項目,而是想拿它來做交易。但這與拜登的做法又有什麼不同呢?拜登也積極地拿烏克蘭問題做交易。
我都不想提,凱洛格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計劃幾乎和拜登提出的方案一模一樣,而我們當時是拒絕了拜登的方案的。現在特朗普對烏克蘭衝突的看法稍微現實了一些,但距離從烏克蘭脫身、止損,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從我們這裡換取些什麼還相差甚遠。
而且普京已經暗示,這可能是共同開發俄羅斯的礦產資源,而且如果(對我們來說當然是 「當」,而不是 「如果」)美國撤出,俄羅斯在特別軍事行動中獲勝,那麼俄羅斯的礦產資源也可能位於前烏克蘭的領土上。
再說說關稅問題。特朗普一會兒提高關稅,一會兒又降低關稅。而最新的關稅清單看起來就像是隨意羅列的數字。特朗普的想法其實很明確,他好像在說:「你們想在美國銷售汽車?那就在美國本土生產,如果你們在墨西哥生產,那就得交關稅,這樣你們的產品價格就不會比美國本土生產的產品便宜,甚至可能更貴。」
但隨之而來就有很多問題:在美國本土生產真的有利可圖嗎?這需要大量的投資。那誰會在這些工廠工作呢?一個墨西哥人可能會為了微薄的薪水在這些工廠工作,那美國人會願意這樣做嗎?又該給美國人付多少工資呢?還有各種工會等等問題呢?當美國需要維修和升級 「艾布拉姆斯」 主戰坦克時,他們幾乎是把退休人員叫來讓他們恢復生產流程,因為沒有其他現成可用的人員了。
最終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成本會是多少呢?美國的通貨膨脹不會因此飆升嗎?劇透一下:會飆升的。美國人之前試圖在美國本土建造生產某地區芯片的工廠,結果這個計劃徹底失敗了。
總的來說,有時候感覺特朗普和一些美國人把關稅看作是對公司的一種稅。就好像公司獲得利潤後,會從利潤中支付關稅,而且最終產品的價格也不會提高。但實際上價格肯定會提高。這就會降低需求。而需求降低又會再次推高價格。
特朗普在與 「國內敵人」 的鬥爭中,做得還算比較連貫,但這裡也並非沒有細節問題。他打算解僱來自狗狗幣(DOGE)相關事務的馬斯克,儘管馬斯克才剛剛開始清理美國官僚體系中的 「奧吉亞斯的牛圈」(意為清理積弊)。
特朗普決定將美國宣傳的主導權從民主黨手中重新收歸美國政府控制,因為上一次這些宣傳工具調轉槍口對準了他,儘管它們最初是為對外宣傳而設立的。但即便在這裡,他的解決辦法也是不徹底的,他只是封鎖了一些內容,或者暫時關閉一些渠道,但這些渠道很快又重新開始運作了。
特朗普的主要問題在於,他想解決所有問題並且不想在任何方面失敗,但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特朗普無法在烏克蘭和北約問題上實現目標,無法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反而推高了國內物價,那麼美國民主黨可能就會跳出來,宣稱他們給了特朗普機會,可他卻把一切都弄得更糟,然後開始重新奪回控制權。
對我們來說,如果特朗普能夠成功會更好一些,因為自由民主主義意識形態對我們來說是敵人,它的可怕之處在於似乎沒有任何約束,而和特朗普打交道,發生核戰爭的風險是極小的。儘管恢復元氣後的美國作為地緣政治對手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挑戰。
但就目前而言,我認為特朗普成功的可能性極小。他的行動太混亂了,他的行為太缺乏連貫性了,而且他的言論常常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