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了美方最新關稅舉措,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管先生,你對此有何特別觀察?
特約評論員 管姚: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這是在評估國際經濟走向與前瞻國際市場時,媒體提及率最高的兩個關鍵詞,也是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關切,畢竟我們都置身全球經濟體系。現在可以斷言,世界經濟面對的最大風險與不確定性,就來自特朗普一直抓在手中的「關稅大棒」。就他周三下午在白宮玫瑰園宣示美國最新關稅政策,CNBC財經電視台曾預告,這是特朗普一路顛簸的第二任期,迄今進行的最大政策賭博,所謂the biggest gamble。特朗普一直在吹噓造勢,2日是所謂美國解放日,特朗普要「解放」什麼呢,是吹噓把美國從對海外進口的所謂「過度依賴」中解放出來,以對等貿易與關稅,平衡美國巨額貿易赤字,提振美國本土製造業。甚至,還要以「關稅棒」試圖壓服相關國家,完成其內政目標,比如芬太尼管控之類。
但CNBC分析,現在特朗普政府外,沒一個人能判定,這些目標到底如何實現,在這個過程中,美方又將付出並承受哪些代價。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曼昆在西方家喻戶曉,他編寫的經濟學教材被全球很多大學採用。曼昆教授2日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質疑,特朗普根本不理解國際經濟學基本邏輯,他拋出的很多加關稅理據,早在兩個半世紀前,就已被西方經濟學奠基人亞當·斯密,在經典著作《國富論》中給駁斥完了。曼昆教授炮轟,特朗普最新揮出的「關稅大棒」,是他幾十年來所見證的白宮最昏頭經濟政策。
更諷刺的是,今天美國「政客」網引述白宮內部人士報料,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現在是跟風鼓吹「解放日」最起勁、貼特朗普最緊的閣員,但他恰恰也是華府最拉仇恨的一位,匿名信源稱,「我就不知道白宮現在還有誰對他不生氣」。這家網媒強烈暗示,一旦特朗普激烈推進的所謂關稅新政效果不如預期,或者面對嚴重後果,盧特尼克可能淪為第一個替罪羊,成為「被解放對象」,甚至可能快過早已被架在火上烤的「群聊門」情報醜聞頭號責任人、總統國安事務助理華爾茲。所以就此來看,在美國,「關稅解放日」根本解放不了誰,只不過是特朗普刻意營造的又一個話語泡沫。既是泡泡,破滅,就是註定結局。
直新聞:既然內外反彈強烈,為何特朗普還是要一意孤行濫揮「關稅棒」,外部世界又將如何應對?
特約評論員 管姚:我之前在評論中曾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在世界動蕩變革加速演進中,中美始終存在着兩大經濟敘事之爭之辯:中方堅決主張,打貿易戰沒有贏家,沒有一個國家能靠關稅戰獲得發展與繁榮。而美方,尤其是「特朗普2.0」,則一直鼓吹,關稅是所謂「最美詞彙」,會讓美國再次偉大,令美國人再次富裕云云。我認為,這場大爭辯的演進與繼續,不僅關乎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的未來,也將深刻影響並塑造世界經濟的現狀與未來。
上月在國會首場政策演說中,特朗普已承認,關稅政策造成了一些擾動,而此前在接受美媒採訪時,他毫不諱言,加碼關稅戰,可能會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這是必須要承受的代價。對經濟衰退這類話題,歷任美國總統都避之惟恐不及,但特朗普就敢把它攤到桌面上,就敢挑戰經濟學經典論述與常識。強推關稅武器化,將其作為對外霸凌工具,這已成為特朗普的政策執念。
相關機構已給出了美國經濟的衰退風險指數,高盛公司評估,一旦全面加關稅政策強啟,近來急劇下降的美國家庭及企業信心,將再受打擊,美國今年陷於經濟衰退的風險,調高至35%,而威明頓信託首席經濟學家盧克· 蒂萊(Luke Tilley),更將風險係數評估值,調高至40%。
我個人認為,中方敘事現在正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同與支持,面對特朗普一輪又一輪關稅強衝擊,外部世界也在挺身應對,捍衛自身權益。就此而言,特朗普所謂「解放日」,一定會給外部世界帶來另一種解放。
直新聞:管先生,您認為,特朗普再揮關稅棒,會給外部世界帶來什麼樣的「解放」?有美報甚至認為,特朗普關稅戰是對中國的所謂「禮物」,這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管姚: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特朗普對外無差別砸下「關稅大棒」,相當於對美國一眾盟友夥伴國發動一場政治經濟複合戰,這些盟伴過去與美國有強烈的共同價值觀聯接,現在直接面對信任崩塌的惡果,這對美國,其實代價高昂。我印象深刻的是,2月在慕安會上,出現60年罕見一幕:慕安會主席霍伊斯根在閉幕告別總結髮言中動容落淚,因為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安會上火力全開的主旨發言,直接撼動美歐跨大西洋同盟關係的根基。相信這位卸任主席如留意到美國國安高層爆出的最新「群聊門」醜聞,讀到副總統萬斯討厭美國再次開打胡塞武裝會讓歐洲「搭便車」的聊天發言,以及防長赫格塞思附和「歐洲就是這麼討厭且變態」的跟風群聊,霍伊斯根老爺子會不會再度哭暈在廁所呢?上周,加拿大總理卡尼明確宣布,作為軍事經濟鐵杆盟伴的美加「舊關係」,已經徹底結束了,這是他在就任總理後,首訪選擇歐洲大陸,選擇法英兩國而不是美國的首要動因。
作者丨管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