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支持率飆升,成反對派領袖,面臨內外壓力的馬科斯政府突然改口。敏感時刻,一位菲律賓貴客抵達中國。
【杜特爾特支持者在多地組織抗議遊行】
在菲律賓的政治舞台上,杜特爾特被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事件,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這個事件帶來的震動不僅讓整個國家為之嘩然,也掀起了由民意海嘯、政治傾軋到國際間博弈的多層次複雜局面。就像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角色眾多,劇情跌宕,而演員們都在台前幕後暗中較勁。
而菲律賓現任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如今正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其支持率已經躥升至54%,儼然成為反對派的精神領袖。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彷彿為她的政治生涯開闢了另一條道路。
然而,這並非僅僅因為她出色的政治手腕,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其父杜特爾特的「英雄形象」,在許多菲人心中的根深蒂固。菲律賓民眾對於馬科斯政府將前總統,交予外國司法審判的行為憤懣不已,這份憤懣正化作支持杜特爾特家族的強大力量。
【莎拉民調支持率一路飆升】
而莎拉此前還在海牙堅定表示,杜特爾特家族已經手握關鍵證據,對結果充滿信心。在公眾眼中,這不僅是一場司法與權力的較量,更是一場關於家族榮譽與國家主權的捍衛戰。
然而,另一邊,馬科斯總統的日子可不好過。他的支持率如滑梯般下跌,內部還要面對親姐姐伊梅·馬科斯的「逼宮」。
作為菲律賓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伊梅在聽證會上的炮火猛烈,讓人不禁為馬科斯捏了把汗。她以「主權」為武器,痛斥馬科斯政府向國際刑事法院低頭是「賣國」的行徑。這令馬科斯政府尷尬不已,也迫使其調整策略。
【馬科斯親姐伊梅質疑icc逮捕杜特爾特的合法性】
針對杜特爾特的抓捕行動,國際刑事法院的角色無疑是其中的核心。馬科斯一開始的立場模糊不清,甚至有些搖擺不定。但隨着來自公眾、政敵甚至家族內部的巨大壓力,他顯然是被推到牆角,不得不改變口風。
現在他高調宣稱icc對杜特爾特沒有管轄權,試圖將自己從這個泥潭中撇清關係。這種姿態的一百八十度轉變,耐人尋味。
不過,雖然馬科斯聲稱不知情,可作為總統,這樣的大型國際事件無論如何不能與他的職責無關,這樣的聲明更像是迫於外界壓力的開脫。
進一步看,馬科斯還表示不會凍結杜特爾特家族的財產,這被解讀為他在這場博弈中已然佔據下風。這樣的姿態無疑是想緩解憤怒的民意,同時也尋求與杜特爾特家族重新建立溝通渠道。
【馬科斯態度發生180度轉變】
與此同時,杜特爾特家族展開的法律攻勢也不容小覷,他們已向國際刑事法院提交申訴,質問逮捕的合法性。而如果馬科斯還不及時懸崖勒馬,最終的後果將更加難以預估。
而在這複雜時局中,一支「暗線」浮出水面,就是前總統阿羅約的中國之行。有趣的是,她此行的目的是參加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不涉足國內的政治紛擾。
然而,在多變的國際政治環境中,阿羅約此次倡導的「團結一心,共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必須承認的是,阿羅約儘管目睹了國內爭鬥,但她的國際視野與務實態度仍然為多數人所稱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阿羅約雖然與杜特爾特有密切的政治聯結,也被打上「親華」的標籤,但她清楚分析形勢,知道在風口浪尖時,保持政治中立可能更具有戰略價值。事實上,她早已退出激烈的權力漩渦,保持距離也許正是一種智者的選擇。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抵達中國】
歸根結底,這場充滿陰謀和跌宕起伏的政壇之爭,反映出菲律賓在權力交接階段的脆弱性與複雜性。馬科斯政府面臨的危機,除了內外壓力,還有來自家族內部的裂隙。
無論是加快策略調整,還是保持審慎觀望,每一步棋都需小心翼翼。當然,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杜特爾特家族能否藉助民意東山再起,依然是個懸念。
至於icc對杜特爾特的逮捕,是否真的能夠穩住馬科斯的統治,還是如「綁架公民」般被匆忙撤銷,這些問題仍需時間來揭曉。
但對於菲律賓而言,恢復國內政治的穩定與合法性,是當務之急。否則,任何外部的干預,只會增加這個國家的內部分裂,引發更加不可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