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之道】久久為功擦亮中央八項規定「金色名片」

2025年03月24日23:42:08 國際 1336
【檢之道】久久為功擦亮中央八項規定「金色名片」 - 天天要聞【檢之道】久久為功擦亮中央八項規定「金色名片」 - 天天要聞

檢察日報》3月24日版面圖

三月,一場關於作風建設的春潮席捲神州大地——黨中央作出決定,從2025年全國兩會後至7月,在全黨範圍內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3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黨組會暨機關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檢察機關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進行研究部署。各級檢察機關要聞鼓而進,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以紮實開展學習教育為契機,推動檢察機關作風建設不斷加強。

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小洞不補,大洞吃苦。2012年12月,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以小切口帶動作風大轉變,解決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麼、怎麼抓的問題。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兩次審議通過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對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推進作風建設進行細化完善、提出更高要求。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12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續糾治「四風」,黨風政風煥然一新。中央八項規定已成為我們黨狠抓作風建設的代名詞,成為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金色名片」。

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針對作風問題具有極強的頑固性和反覆性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八項規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規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黨中央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大決策部署,再次向全黨釋放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強烈信號,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馳而不息抓作風建設的決心和韌勁。

在檢察機關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檢察機關是黨絕對領導下的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在作風建設方面必須堅持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近年來,最高檢黨組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狠抓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落實,出台系列具體落實措施,在轉變工作作風、弘揚清風正氣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四風」問題在各級檢察機關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頂風違紀違法情況時有發生。檢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都能在作風問題上找到根源。檢察機關作風建設是黨風政風建設的重要方面,關係檢察隊伍形象,關係法律監督公信力,關係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感受和評價。在檢察機關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對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作風,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過硬檢察隊伍,意義重要而深遠。

開展好這次學習教育,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行動上要從嚴從實。如何確保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最高檢黨組提出了「學透」「深查」「真改」「見效」的明確要求。在「學透」上下功夫,堅持領導幹部帶頭學,組織廣大黨員普遍學,準確領會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核心要義、實踐要求,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深查」上下功夫,對標對錶黨中央要求,堅持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群眾反映強烈就優先解決什麼問題,緊盯檢察履職辦案關鍵環節,把問題找准、把根源挖深;在「真改」上下功夫,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不斷完善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在「見效」上下功夫,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堅持標本兼治、久久為功,堅持依靠群眾、開門教育,持續推動檢察機關作風建設走深走實。

從嚴從實開展學習教育,必須強化責任,抓責任促落實。領導幹部要帶頭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帶好頭、作表率,嚴於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突出抓好新提拔幹部、年輕幹部、關鍵崗位幹部學習教育。要把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要求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各方面,堅決摒棄應付思想、過關心態,堅決杜絕以形式主義整治形式主義問題,注重抓好宣傳引導、警示教育,引領廣大檢察人員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練就挺膺擔當真本領,以更優作風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

【檢之道】久久為功擦亮中央八項規定「金色名片」 - 天天要聞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着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着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着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