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丨凝聚智慧 共創未來——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前瞻

2025年03月24日22:40:28 國際 1740

新華社海口3月24日電 題:凝聚智慧 共創未來——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前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周正平、劉鄧、宋佳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將於3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年會以「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為主題,圍繞「把握大勢」「促進增長」「塑造未來」「發掘動力」四大方向設置議題,涵蓋40多場系列活動。

當今世界正經歷深刻變革和複雜調整,如何在變局之中開創新局?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將為亞洲和世界發展凝聚智慧、探尋良策。

把握大勢:在世界大變局中重建信任,促進合作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及其所代表的多邊主義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地區衝突升溫,經濟全球化遭遇阻力,氣候變化、貧富差距等全球性問題突出。

面對日益碎片化的世界,如何加強國際社會的團結合作,重振多邊體系,形成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合力?

今年年會設置「高端對話:在世界大變局中重建信任」「多邊主義的未來」「構建開放世界經濟:挑戰與出路」「全球南方:共同邁向現代化」等多場活動,圍繞如何加強聯合國未來峰會之後的全球治理,如何加強文明對話、促進理解信任,如何營造和平發展環境、維護共同經濟安全等進行探討。

新華視點丨凝聚智慧 共創未來——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前瞻 - 天天要聞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表示,國際大環境仍將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但全球南方卓然壯大的大勢不會變,亞洲國家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的方向不會變,中國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不會變。

在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張軍看來,國際社會正面臨方向危機、信任危機、治理危機。年會期間探討的一系列議題,旨在弘揚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增進信任,促進合作,把握好正確方向。

促進增長:推動全球化再平衡,實現包容性發展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諸多不穩定因素,如何營造有利外部環境、實現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今年年會將舉辦「實現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徑與行動」圓桌會和「釋放區域自貿安排的更大潛力」「重振apec:共迎挑戰,共享機遇」「跨境電商合作:互惠共贏的貿易新動能」等分論壇,提出應對當前挑戰的思路舉措,為經濟全球化挖掘新動能。

張軍表示,中國和東盟等亞洲經濟體表現出較強韌性,在經濟增長、貿易、創新、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將繼續走在前列,為經濟全球化作出新貢獻。

周小川認為,面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衝擊,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穩步推進,區域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跨境電商「跑」出新速度,亞洲各國正攜手推動重構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多年來,博鰲亞洲論壇已成為國際社會觀察、了解中國經濟政策走向和改革開放動向的重要窗口,也是商界人士發現商機、尋求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今年的「高端對話:中國改革與經濟前瞻」活動上,與會嘉賓將共同關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趨勢。

新華視點丨凝聚智慧 共創未來——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前瞻 - 天天要聞

海南博鰲大樂大橋上的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主題宣傳牌(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多年超過30%。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分析說,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實行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助於中國經濟走上高質量、穩健和可持續增長的軌道,也有利於亞洲和整個世界發展。 

塑造未來:加快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更好應對全球性挑戰

根據聯合國2024年發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僅有17%的目標進展順利,超過三分之一的目標處於停滯或倒退狀態。

距離2030年還有不到五年時間,如何制定涵蓋不同層面且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確保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如期實現?

聚焦加快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今年年會設置的相關議題尤為密集。與會嘉賓將在「在世界轉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與方案」「攜手促進亞洲能源轉型」「加快構建新能源體系,共創世界綠色未來」等多場活動上,深入探討相關問題,並總結分享成功經驗。

新華視點丨凝聚智慧 共創未來——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前瞻 - 天天要聞

這是3月21日拍攝的瓊海博鰲南強村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相關專家認為,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重大現實威脅,亞洲國家通過加快科技研發與部署、加大公共與私人部門資金投入等政策舉措,務實推進綠色發展

多位專家表示,在利用基於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以及通過碳定價、碳市場等激勵約束機制促進碳減排上,亞洲可以為世界帶來很多創新的機制和工具,應加強國際合作。

低收入國家和衝突地區醫療資源匱乏,人口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今年的「人人享有健康的共同未來」圓桌會和「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改革」分論壇,將針對健康鴻溝和不平等問題探尋答案,提出更多對策辦法。

發掘動力:加強人工智能應用與治理,推動創新發展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技術進入爆髮式發展階段,大模型等技術正快速迭代並應用到各行各業;在創造更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以ai為代表的新興技術也帶來很多風險挑戰。

如何全面和科學地評估人工智能給人類帶來的潛在影響和風險?如何平衡推進人工智能的應用與治理?如何避免形成新的數字鴻溝?

今年年會繼續關注全球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圍繞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面臨的問題設置相關議題。

新華視點丨凝聚智慧 共創未來——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前瞻 - 天天要聞

這是3月21日拍攝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企業擁抱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今年年會專門設置面向企業的「在ai應用中塑造核心競爭力」和「大變局下企業的應對之道」等議題,為企業界應對世界變局、把握創新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議。

「ai:如何做到應用與治理的平衡推進?」「加強數字能力建設,跨越數字鴻溝」等分論壇既聚焦推動加強科技應用與治理,實現創新發展,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提供動力,也探討如何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讓科技成果惠及各國民眾。

張軍表示,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封鎖和「脫鉤」行為,與當前謀求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時代潮流和國際社會共識背道而馳。博鰲亞洲論壇將始終堅持多邊主義和區域合作的理念,積極推動國際科技創新對話與合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營造開放、包容、公平、非歧視的良性生態和環境。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將與普京通話,美媒:特朗普的耳朵成為「關鍵戰場」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將與普京通話,美媒:特朗普的耳朵成為「關鍵戰場」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5月19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確認,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在19日晚些時候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佩斯科夫表示,在俄烏兩國代表團時隔三年再次進行談判後,俄美兩國領導人的通話具有重要意義,是否舉行會晤可能取決
王子聯調研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緊盯城市發展所需群眾生活所盼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治理效能 - 天天要聞

王子聯調研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緊盯城市發展所需群眾生活所盼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治理效能

5月19日,市長王子聯到長春站綜合交通換乘中心、人民廣場,調研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王子聯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緊盯城市發展所需、群眾生活所盼,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治理效能,讓城市環境更宜居、出行更便捷、生活
王月花、林謨諧,同日被查 - 天天要聞

王月花、林謨諧,同日被查

海南省紀委監委5月19日同時通報:海南省儋州市政協原副主席王月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海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林謨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海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外媒稱多家企業獲准出口稀土,美國不包含在內 - 天天要聞

外媒稱多家企業獲准出口稀土,美國不包含在內

多家國內企業拿到了稀土出口的許可證,但是美國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中方嚴防死守不能賣給沒有許可證的國家,其中就包括美國。 近日外媒熱議中國稀土禁令有所「鬆綁」,這是近年來全球稀土出口第一大國,....
河北669項省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發佈 - 天天要聞

河北669項省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發佈

河北六百六十九項省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發佈其中十項入選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3月1日,河鋼集團石鋼公司員工在操控天車吊運鋼材。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攝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貢憲雲)5月16日,由河北省企業聯合會組織的河北省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在
特寫:東京青年訪華團感受中國發展脈動 - 天天要聞

特寫:東京青年訪華團感受中國發展脈動

5月13日,在北京語言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學生森翔子(右二)與中國大學生交流。新華社發(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協供圖)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翟翔、郭宇靖)「回到北京,走出首都機場,有種回家的感覺。」這是東京都日中友好協會副理事長井上正順的心聲
花溪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 - 天天要聞

花溪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

5月16日,貴陽市花溪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離退休幹部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黨支部書記申萬榮主持會議。會議傳達學習全省、全市老幹部工作會議,全區2025年關工委、老幹部和老年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通報支部獲全省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和劉開英同志獲全省關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