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創新推出工程建設項目「樁基先行」審批改革 不斷提升審批服務質效

2025年03月24日19:42:05 國際 1247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4日訊 3月24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亮目標」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專場,邀請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普,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副書記劉秀村,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苗福亭,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會斌,圍繞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等方面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蘇會斌介紹,近年來,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牢固樹立「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審批服務質效,壓縮手續辦理時限,創新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2025年將圍繞多個方面持續發力。

濱州:創新推出工程建設項目「樁基先行」審批改革 不斷提升審批服務質效 - 天天要聞

創新推出工程建設項目「樁基先行」審批改革。今年將加強市場調研,精準搜集市場主體訴求,創新推出工程建設項目「樁基先行」審批改革,將明確「樁基先行」的適用範圍和條件,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先行對樁基工程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可先進行樁基施工,並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推動工程建設項目早開工。

深化租賃土地辦理工程建設審批手續改革。完善租賃土地辦理工程審批手續審批服務鏈條,研究制定《工程建設項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範本)》,明確出租方和承租方雙方責任、糾紛解決方式以及租賃期滿地上建築物的處置方式等,以降低企業履約風險,推動工程建設項目早落地。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十證聯發」改革。持續強化部門協同,建立政策實施反饋機制,制定政策實施效果台賬,不斷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同時,不斷優化濱州市工程建設審批管理系統功能,推行智能引導,根據企業需求系統會自動生成全流程服務清單、審批流程圖,讓企業報建更加方便快捷,推動工程建設項目早建設。

打造「政企圓夢大課堂」。採用線下集中、線上視頻相結合的形式,圍繞惠企政策推送解讀、要素保障研討、許可事項辦理、審批流程優化等事宜開展「政企圓夢大課堂」活動,邀請行業主管部門、審批能手講政策、講手續辦理等,同時培養不低於100名精通政策的報建人員,讓企業辦理報建手續更加清晰順暢,不斷提升市場主體活力。

提供「線上幫辦」視頻指導服務。圍繞項目立項、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施工圖審查、消防審查、施工許可等高頻事項,以企業喜聞樂見的短視頻方式,製作100個線上流程指導視頻,方便企業參照視頻辦理審批事項手續。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着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着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着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