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8日,美國司法系統,對特朗普政府發起兩場標誌性反擊。聯邦法官西奧多·庄裁定,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違憲,並發佈初步禁令;
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罕見公開譴責特朗普「彈劾法官」言論,稱其威脅司法獨立。這兩起事件看似獨立,實則共同指向一個核心矛盾,特朗普政府正以激進手段,摧毀美國三權分立的根基。
根據觀察者網等媒體3月19日的報道,美國聯邦法官西奧多·庄裁決,馬斯克及其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在未經總統提名和參議院批准的情況下,單方面推動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解散。這一行動被判定「可能違反憲法中的三權分立原則」,尤其是任命條款。
美國司法系統指控馬斯克的關鍵證據為,特朗普多次公開稱「政府效率部由馬斯克領導」,而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宣稱「將美國國際開發署塞進碎木機」。
美國憲法規定,聯邦官員需經參議院確認,而馬斯克作為私人顧問,無權行使「重大行政權力」。
因此,美國法官要求「政府效率部」停止關閉行動、恢複員工權限,並提交書面協議保證美國國際開發署總部未來可重新啟用。
然而,裁決未推翻特朗普政府已實施的大規模裁員,僅限制馬斯克團隊的進一步動作。這暴露了司法干預的邊界,法官可阻止程序違憲,卻難撼動「合法官員」批准的決策。
對於美國司法系統的指控,特朗普政府指責法官「顛覆民意」,計划上訴,並稱馬斯克僅為「顧問」。
但矛盾的是,特朗普此前已多次為馬斯克賦權,甚至考慮將「政府效率部」節省的20%資金直接發放給民眾以換取支持。這種「公私權力模糊化」的操作,正成為美國憲政的新威脅。
除此以外,特朗普因聯邦法官博斯伯格暫停驅逐委內瑞拉黑幫成員,公開呼籲彈劾,稱其為「激進左翼瘋子」。
看到這一幕後,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終於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他隨即聲明:「彈劾不是對司法裁決的適當回應」,強調司法獨立需受尊重。
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由奧巴馬提名,此舉也可被視為美國民主黨的反擊。博斯伯格援引1798年《外國敵人法》裁定特朗普行政令越權,認為該法僅適用於「戰爭狀態」。
截止到目前,美國聯邦法院已對特朗普政府的移民驅逐、聯邦裁員等政策發佈多份臨時禁令。法官們正形成一種共識:行政權的擴張必須受憲法約束。
要知道,美國歷史上僅15名聯邦法官被彈劾,且多為貪腐案件,而非政策分歧。羅伯茨的警告直指當前危機本質,若行政權可通過威脅彈劾干預司法,三權分立將名存實亡。
從特朗普政府違憲關停美國國際開發署,到特朗普彈劾法官,美國正經歷一場憲政「壓力測試」。我們看到,正如美國司法系統警告的那樣,如果特朗普質疑摧毀司法獨立,那美國面臨的後果將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