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法國雖然在兩次世界大戰後,實力遭到了嚴重的削弱,但是時至今日它仍然是全球擁有海外領地第二多的國家,堪稱是一個現代版的「日不落帝國」。
根據數據的不完全統計,法國至今擁有約13塊海外領地,他們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總面積為12.9萬平方公里,雖然這和巔峰時期的英國沒法比,但是靠着這些海外領地,法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超過了1169萬平方公里,然而隨着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法國的影響力也在逐漸下降。
法語的適用範圍很廣
根據媒體報道,馬里退出由講法語的國家組成的全球聯盟——法語國家組織,而就在幾天前,馬里的兩個鄰國尼日爾和布基納法索已經決定退出法語國家組織,這三個國家的共同點就是,曾經都是法國的殖民地,法語曾經長期作為他們的官方語言。
而在近幾年裡,這三個國家接連發生了軍事政變,早已經被法語國家組織暫停了成員國資格,他們如今被軍政府統治,不僅斷絕了和法國的外交關係、驅逐了法國的軍隊,而且還退出了法語國家組織,想盡一切辦法抹除法國在這三個國家中的影響力。
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很大
據了解,法語國家組織成立於1970年,法語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用語言之一,在全球有着重要的影響力,這個組織成立的目的,就是要促進法語以及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促進和平和經濟發展,目前,該組織有56個成員、5個准成員和32個觀察員。
然而隨着法國實力的衰退以及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試圖擺脫曾經宗主國對他們施加的影響,包括軍隊駐紮、語言、文化、經濟殖民等等,比如布基納法索就取消了法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尼日爾將原本由法國作曲家創作的國歌廢除,採用了新國歌。
法國軍隊在非洲執行任務
而在更早的時候,尼日爾過渡政府更是選擇更改了多個地標名稱,所有帶有法國印記的名稱、道路以及廣場都被抹除,而且這三個國家還在今年1月份共同退出了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並在去年7月份結成薩赫勒國家邦聯,這被認為是要消除一切殖民印記,獲得完全的國家獨立。
對於法國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不好的信號,首先,這三個國家退出法語國家組織可以說是做了一個壞榜樣,會引發組織內其它國家的效仿,隨着越來越多的成員國退出,這個組織的影響力和發揮的作用也正在變小。
法國撤離非洲
其次,這三個國家高調抹除法國的殖民印記,也會對法國擁有的廣闊海外領地產生帶頭作用,不排除他們爭相效仿繼而尋求完全的獨立地位,屆時法國擁有的海外領地將掀起獨立浪潮,損害法國的海外利益。
最後便是隨着法國影響力在非洲的喪失,會觸及到法國的國家利益,比如法國在這裡的投資也將打水漂,利用經濟殖民非洲國家的路線將被完全切斷,長此以往法國的國家實力也會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下下降的越來越快,以至於最後將會完全喪失非洲這個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