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審杜特爾特女法官遭謾罵成眾矢之的,網絡輿論暴力恐影響判決公正

2025年03月19日13:00:21 國際 7303

在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的案件審理過程中,國際刑事法院(icc)法官尤利婭·莫托克(iulia motoc)意外地成為了眾矢之的。

原本的法律爭端,竟演變成一場網絡輿論大戰,莫托克法官不僅飽受網暴攻擊,還被捲入了一場以虛假信息為武器的輿論攻勢。這場鬧劇的背後,不僅揭示了菲律賓國內政治的複雜性,也暴露出icc在處理爭議案件時的尷尬與爭議。

主審杜特爾特女法官遭謾罵成眾矢之的,網絡輿論暴力恐影響判決公正 - 天天要聞

從審判席到社交媒體的戰場

杜特爾特,這位以「鐵腕掃毒」聞名的前總統,因涉嫌反人類罪正接受icc的審理。3月14日,他首次出席聽證會後,支持者們的怒火迅速蔓延到了社交媒體,而莫托克法官首當其衝。

在莫托克的facebook主頁上,憤怒的評論如潮水般湧來。一些用戶指責她無權審理杜特爾特,聲稱這位前總統是「未經正當程序被綁架的」,應回到菲律賓本土接受審判。更極端的聲音甚至直言:「把我們的總統帶回來!菲律賓是一個主權國家,icc無權干涉我們的內政!」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莫托克的一篇三年前的帖子也被「挖墳」,淪為部分激進分子的宣洩平台。有人留言道:「釋放杜特爾特!這是一場巨大的錯誤!」還有人將杜特爾特形容為「菲律賓人民的保護者」,稱指控他的行為「等同於將正義視作罪惡」。

這股洶湧的網絡暴力迫使莫托克關閉了其facebook評論功能。然而,儘管她的社交平台已加設屏障,關於她的虛假信息卻仍在瘋傳。

謠言四起:假新聞引導輿論風向

主審杜特爾特女法官遭謾罵成眾矢之的,網絡輿論暴力恐影響判決公正 - 天天要聞主審法官尤利婭(中),法官雷娜(右)和法官瑪麗亞(左)

針對莫托克的虛假信息不斷湧現,其中最具破壞性的一則謠言,是有關她與菲律賓第一夫人麗莎·馬科斯(liza marcos)關係密切的傳言。網傳照片中,麗莎·馬科斯與兩名女子合影,謠言稱這兩人正是莫托克和另一名icc法官索科羅·弗洛雷斯·利埃拉(socorro flores liera)。有人進一步指控,莫托克正是因為與馬科斯家族關係密切,才會故意「被安排」來主審杜特爾特案件,以實現某種政治目的。

這場風波迅速引發了闢謠。照片中的兩位女性根本不是莫托克和弗洛雷斯,而是完全無關的無辜人士。然而,這一闢謠並未完全平息陰謀論,杜特爾特的支持者仍堅持認為icc的審判背後「另有圖謀」。

更荒唐的是,部分人甚至對莫托克的專業能力提出質疑。有人指責她在審理過程中使用法語發言,而非「全球通用語言」英語,認為這「有損案件的公平性」。事實上,莫托克精通五種語言,包括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及其母語羅馬尼亞語,完全符合icc法官的語言要求。

icc的尷尬:爭議案件中的信任危機

莫托克遭遇的攻擊雖然帶有明顯的民粹主義色彩,但icc本身也難辭其咎。作為一個號稱維護國際正義的機構,icc的公信力卻並非牢不可破。近年來,icc的辦案選擇和判決爭議頻發,尤其在涉及非洲、亞洲國家領導人時,頻繁被指控「選擇性執法」,加劇了其在國際社會中的不信任感。許多國家認為,icc對弱國強硬、對強國避重就輕,已淪為西方政治工具,失去了真正的中立性。

杜特爾特早在任期內便曾公開譴責icc,認為該機構「根本不具備審理菲律賓事務的合法性」,並在2019年宣布菲律賓正式退出icc。然而,icc仍堅持以「菲律賓退出前已立案」為由,繼續推進調查,這本身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部分菲律賓民眾質疑:一個本國政府已明確拒絕承認的國際組織,是否還有權對菲律賓領導人行使司法管轄?這種「硬闖」式的調查,的確給icc留下了「不尊重主權」的口實。

從民粹到威脅:網暴背後的政治操作

主審杜特爾特女法官遭謾罵成眾矢之的,網絡輿論暴力恐影響判決公正 - 天天要聞

面對這些攻擊,icc認證律師喬爾·布圖延(joel butuyan)指出,杜特爾特支持者的網絡攻擊行為,非但無法改變案件走向,反而可能對法官的判斷產生負面影響。法官面對網絡暴力時,自然會對案件相關的社會動向有所顧慮,尤其是在決定杜特爾特是否獲得臨時釋放時,可能會因顧忌支持者的激進行為而作出更為保守的裁決。換句話說,網絡暴力不僅傷害了莫托克個人,更可能對整個案件的公正性帶來隱患。

這場鬧劇揭示出菲律賓政壇的獨特生態。杜特爾特的「強人形象」深入人心,雖然其任期內飽受爭議,但他採取的鐵腕掃毒、強硬反腐等措施,依然令不少菲律賓民眾感到「安全感滿滿」。這類政治人物的崇拜者往往對其個人形成偶像化認同,以至於面對指控時,更願意相信陰謀論,而非司法程序的公正性。

司法獨立與民粹衝突的警示

莫托克事件表明,在全球化的信息環境中,司法獨立正面臨新的挑戰。社交媒體已成為操縱輿論、干擾司法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極端民粹情緒高漲的背景下,虛假信息與網絡暴力的結合,正在重塑公眾對司法正義的認知。

icc若想在杜特爾特案件中真正做到公正裁決,必須直面其自身的爭議,避免「選擇性執法」的指控。否則,無論案件如何裁定,外界都可能將其解讀為一場政治博弈而非司法裁決。

杜特爾特案件不只是關於一個人的罪與非罪,更是一場關於國際法治信任危機的較量。icc若繼續忽視其自身信譽受損的問題,再多的裁決也難以贏得公信力。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2025年國際法論壇在香港舉辦 聚焦AI發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 - 天天要聞

2025年國際法論壇在香港舉辦 聚焦AI發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

中新社香港7月4日電 2025年國際法論壇4日在香港舉辦,來自全球約40個司法管轄區的200位法律專業人士以及政府、機構領袖,重點討論法律科技如何影響全球法律秩序,以及和平解決爭端的推進和發展等話題。 論壇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分享了香港在推動法律科技發展方面的積極舉措與成果。他表示,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的...
意大利男子靠近熊自拍被拖入山溝 自拍成生前最後畫面 - 天天要聞

意大利男子靠近熊自拍被拖入山溝 自拍成生前最後畫面

​7月2日,一意大利遊客在羅馬尼亞被熊襲擊不幸身亡,生前與熊自拍的畫面曝光。事發時該男子與一群摩托車手同行,停下來靠近一頭熊自拍,隨後那頭熊撲向男子將他咬傷,然後將其遺體拖入約60米深的山溝。報道稱,男子最後拍攝的其中一段畫面顯示他似乎試圖伸手喂熊。據當地媒體報道,這頭熊已被擊斃,警方正對此事進行調查。...
羅毅君主持召開「十五五」推進新型城鎮化及人口高質量發展工作務虛會 - 天天要聞

羅毅君主持召開「十五五」推進新型城鎮化及人口高質量發展工作務虛會

羅毅君主持召開「十五五」推進新型城鎮化及人口高質量發展工作務虛會穩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為常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活水7月4日,市委書記羅毅君主持召開「十五五」推進新型城鎮化及人口高質量發展工作務虛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城鎮化、關於人口工作的重要論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型...
生態環境部黨組與駐部紀檢監察組召開2025年第一次專題會商會 - 天天要聞

生態環境部黨組與駐部紀檢監察組召開2025年第一次專題會商會

7月4日,生態環境部黨組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以下簡稱駐部紀檢監察組)召開2025年第一次專題會商會,圍繞着力推動部直屬單位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以管黨治黨新成效保障高質量發展進行專題會商。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主持會議並講話。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列席會議。駐部紀檢監察組組長、部...
從陝西跨省任職!鄔小撐履新副部級職務 - 天天要聞

從陝西跨省任職!鄔小撐履新副部級職務

「微言教育」消息,日前,中央批准:鄔小撐同志任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左惟同志不再擔任東南大學黨委書記職務。公開信息顯示,鄔小撐,男,漢族,1971年10月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員。鄔小撐曾長期在浙江大學任職。歷任: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黨委副書記、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
最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佈重要提醒 - 天天要聞

最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佈重要提醒

每經編輯:張錦河7月4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提醒在日中國公民防範自然災害。全文如下:一、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6月21日8時至7月2日16時,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區域累計發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氣象廳舉行緊急記者會,提醒當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夠隨時避難的準備。二、據中央氣象台消息,今年第3號颱風「木恩」...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重要提醒:在日中國公民密切關注地震動態;已監測到上千次地震,日本氣象廳回應「或將發生大規模地震」 - 天天要聞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重要提醒:在日中國公民密切關注地震動態;已監測到上千次地震,日本氣象廳回應「或將發生大規模地震」

7月4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佈消息,提醒在日中國公民防範自然災害,詳情如下:一、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6月21日8時至7月2日16時,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區域累計發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氣象廳舉行緊急記者會,提醒當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夠隨時避難的準備。二、據中央氣象台消息,今年第3號颱風「木恩」已於7...
OPEC+會議提前至周六,第四輪大幅增產或將敲定 - 天天要聞

OPEC+會議提前至周六,第四輪大幅增產或將敲定

OPEC+正加速推進其增產策略,計劃審議連續第四次大幅提高石油產量。據媒體4日援引知情代表透露,主要OPEC+成員國已將原定會議提前至本周六,屆時將以線上方式舉行。議程的核心是審議8月份增產41.1萬桶/日的方案,這被視為各方的基本情景。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