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普京表示準備和特朗普討論有關削減50%軍事預算的議題。
更令人關注的是,他還提到,若中國有意,也可參與其中。
消息一出,俄羅斯國內議論紛紛,而俄羅斯內部一位重量級人物的發聲,更是讓這一話題熱度持續攀升。
卡拉加諾夫的憂慮
俄羅斯政治學家、前克里姆林宮顧問謝爾蓋・卡拉加諾夫,這位在俄羅斯政壇有着深厚資歷與影響力的三朝元老,毫不留情地指出,特朗普這一主張本質上是一場戰略欺騙。
表面上看,共同削減國防開支似乎是朝着世界和平邁進的一大步,是為了緩解全球緊張局勢、減輕各國軍事負擔的善意之舉。
但卡拉加諾夫卻憑藉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看穿了這背後隱藏的重重玄機。
他直言,特朗普此舉意在削弱俄羅斯軍事能力,從而穩固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冷戰結束後的世界格局中,美國在諸多領域佔據着顯著優勢。
在科學技術方面,美國擁有眾多頂尖科研機構與大量科研人才,在前沿科技如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航天技術等方面一馬當先。
經濟上,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掌控着國際金融秩序的主導權,美國的跨國企業遍布全球,對世界經濟有着強大的影響力。
軍事層面,其海軍力量堪稱全球最強,擁有數量眾多的航母戰鬥群,在全球各大洋游弋,控制着關鍵海上通道,太空技術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擁有先進的衛星監測、通信以及反衛星武器等。
然而,核武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種常規力量的不平衡態勢,成為制衡美國的關鍵因素。
一旦中俄美三方削減核武器等國防力量,美國的科技、經濟以及常規軍事優勢將進一步放大,俄羅斯及其盟友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安全威脅。
卡拉加諾夫還注意到,俄羅斯國內部分人陷入了美國所營造的思維陷阱,認為核武器數量越少越好。
但實際上,核武器數量應維持在一個合理、適度的水平,這是保障國家安全與國際戰略平衡的重要基礎。
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核武器是國家最後的安全屏障,是維持戰略威懾的關鍵手段。
特朗普關於削減國防開支的言論,就如同精心設計的「美人計」,看似美好誘人,實則暗藏殺機。
中方也有不少人對此表示認同。
特朗普提出的「三邊軍控」提議,乍看之下似乎與國際社會追求和平的普遍期望相契合,可深入剖析後便會發現,這背後隱匿着深不可測的戰略陷阱。
美國長期在全球軍事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特朗普政府在此時拋出該提議,絕非僅僅出於對和平的純粹考量。
從核武器層面來看,美國擁有龐大且先進的核武庫,數量眾多、種類繁雜,技術也極為領先。
而中國一直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核力量規模始終維持在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與美國的核武庫在量級上存在顯著差異。
特朗普的提議,試圖模糊這種差距,營造出中美在核領域實力相當的假象,將中國無端捲入本不應參與的核裁軍談判框架中。
不僅如此,卡拉加諾夫還犀利地指出,特朗普企圖將俄羅斯拉入三邊談判,背後有着更為陰險的目的,在中俄之間製造裂痕,破壞兩國日益緊密的友好關係。
他以蘇聯的歷史為鑒,雖未直接點名,但字裡行間無疑是在警醒普京政府,切勿重蹈戈爾巴喬夫時期的覆轍。
而如今,普京近期對特朗普提出的削減國防開支以及中美俄三方會談表示贊同,甚至表示若中國願意也可加入。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會有這些表態呢?
俄羅斯謹防陷入錯誤決策
從經濟角度看,俄烏衝突持續至今,給俄羅斯經濟帶來了巨大壓力,削減國防開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財政負擔。
從外交層面而言,與美國展開對話,尋求共同削減軍事預算的可能性,有助於改善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為恢復俄美外交關係創造契機。
但卡拉加諾夫顯然有着更為深刻的擔憂,他深知中俄關係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
在當前國際環境下,中俄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領域保持着緊密合作,互為重要戰略夥伴。
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中俄攜手能夠有效制衡美國的霸權行徑,維護世界多極化格局。
經濟上,雙方的貿易往來、能源合作等項目為兩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軍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也增強了兩國的國防安全保障。
一旦俄羅斯因美國的提議而陷入錯誤決策,不僅自身軍事力量被削弱,還極有可能影響到中俄關係的穩定發展。
這對於俄羅斯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戰略損失。
對於中國而言,在國防開支問題上一直有着明確的立場與原則。
中國始終不渝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有限的國防支出完全是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
中國軍費佔比遠低於美俄,並且中國從不參與所謂的「軍備競賽」,中國所擁有的適度合理的核武器,僅僅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所需,是出於自衛防禦目的。
這與卡拉加諾夫所提出的「適度核武器」理念不謀而合。
此外,卡拉加諾夫一直主張「中俄聯合」,甚至提出「融入中國,依賴中國」的理念,這並非無的放矢,而是基於對國際局勢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俄羅斯國家利益的長遠考量。
在他看來,只有緊密與中國合作,俄羅斯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站穩腳跟,實現國家的持續發展與繁榮。
總結
在國際政治的棋局中,每一步棋都需深思熟慮。
卡拉加諾夫用蘇聯的歷史教訓警醒普京,為俄羅斯政府敲響了警鐘。
俄羅斯在面對美國的提議時,應充分權衡利弊,以國家長遠利益為出發點,同時維護好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參考資料
環球網:俄美討論國防支出各自減半中國專家解讀
中國網:【中國網評】警惕美國軍控提議背後的「戰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