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州長」,換人了。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舉行黨內選舉,馬克·卡尼當選新一任黨首,他將接替現任總理特魯多,組建新政府。
馬克·卡尼
在此之前,加拿大政界幾乎沒聽說過卡尼這個人,他並非傳統民選政客,而是名副其實的政治素人,曾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和英國央行行長,分別帶領加拿大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和英國脫歐。
卡尼現年60歲,出生於加拿大西北部的一個雙教師職工家庭。他上中學的時候,他的父親成為自由黨候選人,並在1980年的聯邦大選中排名本選區第二。但卡尼本人並沒有從政意願,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海洋生物學家。
上世紀80年代,卡尼一家所在的艾伯塔省因石油收益與聯邦政府爆發矛盾,這段經歷讓卡尼開始意識到經濟的重要性,他不再執迷於海洋生物,而是變得更加務實。
最終,卡尼報考了哈佛大學的經濟學,並在本科畢業後前往牛津大學繼續深造,一直讀到經濟學博士。
加拿大自由黨黨首候選人,卡尼在最後一個
高學歷賦予了卡尼不同於一般人的起點,他先是在華爾街知名投行高盛工作了幾年,後因表現突出被選為加拿大財政部副部長,在金融危機期間又臨危受命,擔任央行行長,負責加拿大的貨幣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卡尼是當時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年輕的央行行長,可見他的能力確實出眾。
同行對卡尼也是讚不絕口,用一位加拿大前財政部高官的話說,「他是這個房間里最聰明的人,沒有之一」,非常善於用通俗易懂的話向民眾解釋深奧的貨幣政策。
卡尼的高光時刻出現在2013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邀請他擔任英國央行行長,以應對英國脫歐後的金融政策。卡尼也不負眾望,在英國通過脫歐公投後力挽狂瀾,穩住了一度崩盤的經濟,被英國輿論盛讚為「搖滾明星經濟學家」。
英國脫歐
卸任英國央行行長後,卡尼又去了聯合國工作,負責金融方面的事務,同時還兼任投資公司董事長,並長期擔任特魯多的經濟顧問。
今年年初,特魯多宣布辭去自由黨領袖,沒過多久,卡尼把商界的工作都給辭了,宣布競選自由黨黨首。但因為之前沒有擔任過政治職務,他的知名度不是很高,當時的民調顯示,只有不到1/4的人認識他。
轉折點出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重返白宮後,特朗普把關稅大棒對準了所有人,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西方盟友都無一例外。
與此同時,特朗普不止一次地說過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特魯多也理所當然地成了「加拿大州長」。
面對特朗普的威脅,卡尼表現得要比特魯多勇敢得多,他誓言帶領加拿大反抗美國的「關稅霸凌」,並反擊稱要對美國徵收同等關稅,「一美元對一美元」,主打一個要死一起死,誰也別想活。
「州長」要下台了
卡尼在競選辯論會上表示,他當年能帶領加拿大走出金融危機,現在也能帶領加拿大克服另一場危機。特朗普想怎麼做沒人管得了,但只要加拿大管理好自己的經濟,就不怕被美國威脅。
在這個背景下,加拿大人的愛國熱情紛紛被喚醒,不少人被卡尼的強硬態度圈粉。到1月底,卡尼的支持率已經超過保守黨領導人波利耶夫,後者一度是最熱門的總理候選人。
2月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如果卡尼成為自由黨黨首,將挽救該黨因特魯多而岌岌可危的支持率,與保守黨持平,達到37%。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卡尼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坐穩總理之位,隨之而來的是加拿大大選,原計劃將在10月舉行,但卡尼之前說過,不排除趁熱打鐵的可能,也就是接任總理後立馬舉行大選,還可以省去組閣的麻煩。
跟美國做盟友是致命的
從最新民調來看,在經歷了特魯多長達9年的領導後,加拿大人普遍希望換一個新面孔上台。至於這個人是卡尼還是波利耶夫,他們並不確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加拿大政局如何變化,特朗普將繼續發揮影響力。如果不解決外交問題,即便是卡尼這麼優秀的經濟學家,也未必能收拾好加拿大這個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