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長蘇傑生和王毅主任,一前一後評價中印關係,從兩人的講話中,能看中印雖然關係緩和,但客觀上仍存在巨大分歧,尤其是莫迪政府沒不敢把心放寬。
(王毅主任談到中印關係)
3月7日,王毅主任在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談到中印關係。
其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作為兩大文明古國,中印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維護好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直到找到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中印應堅持不以邊界問題定義兩國關係,不讓具體分歧影響兩國關係大局」。
這讓人不得不想起兩天前,印度外長蘇傑生也曾點評了一番中印關係,他在當時強調,「和平與安寧一直是印中關係的核心,邊境不穩定將影響兩國關係的整體走向」。
外界一致認為,王毅主任此番表態,正是給蘇傑生的回應。可見中印雙方在邊境問題對兩國關係影響的問題上,還是有着截然相反的態度,我們主張兩國關係不受邊境問題影響,而莫迪政府始終沒有放寬心,擔憂邊境局勢隨時可能破壞兩國關係。
(蘇傑生兩天前談到中印關係)
印度方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憂?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印度長期以來都是在中印邊境上主動搞事的那一方,而且鬧起來每每都吃虧。印度有一點和美國極其相像,那就是喜歡炒作外交問題充當內宣,不少印度政客習慣性炒作邊境問題,作為印度版「大內宣」,爭奪政治資源和民眾支持。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中印邊境局勢緊張時,莫迪政府就會在軍事、經濟、外交等多重領域破壞與中國的關係,也正因為莫迪政府這種錯誤心態,中印兩國陷入了四年的緊張關係,直到去年達成邊境共同巡邏協議後,再加上兩國領導人的會晤,關係才開始破冰。
顯然這也是我們在與印度打交道時,雙方最大的分歧了。王毅主任在人大會議這種大場合提到這句話,就是在給印度的一句提醒,希望印度摒棄錯誤做法,同中方一起相向而行。
如果莫迪政府沒法做到這句話,那麼中印關係將隨時都有陷入緊張的可能性。我們要知道,邊界問題不是幾個月,或是一兩年時間就能解決的。
中印邊界問題由來已久,並且雙方在邊境對峙多年,仍處於逐步建立互信的狀態。如果莫迪政府執意根據邊境局勢的動態,來決定中印關係的發展,那麼中印關係短時間內恐怕都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有退步的風險。
(中印關係不應受邊界問題影響)
此外蘇傑生此人對中印關係的變化也起到了很壞的影響,可以說蘇傑生在莫迪內閣中,算是對華最強硬的高官。
中印兩國的相處之道,應當放棄敵對意識,在外交層面保持溝通,逐步建立互信,然後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邊境問題解決方案。然而蘇傑生卻盯着中印邊境不放,甚至認為邊境問題一日不解決,中印關係就沒有出路,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蘇傑生還很可能已經把炒作中印矛盾,當作自己積攢政治資源和聲望的途徑,所以只要在公開場合談到中印關係,此人就只有唱衰,不見半點正面表態。即便是在中印關係已經緩和的當下,他還拿着邊境問題說事,看來是死不悔改了。
這也難怪蘇傑生已經被摸底踢出對華決策圈。自中印兩國領導人去年10月份喀山金磚峰會接觸後,蘇傑生就開始減少接觸對華交流的事務,而是由莫迪的心腹、前印度駐華大使,現任印度外交秘書唐勝勇取而代之,活躍在對華事務的第一線。
所謂的外交秘書,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印度總理的私人外交事務顧問,所以別看唐勝勇沒有具體的政府職務,但他要比蘇傑生這種外交部長更接近莫迪,是實實在在的莫迪親信,在對華政策上,唐勝勇的話語權要高於蘇傑生。讓唐勝勇出面處理對華事務,不僅僅顯示出莫迪對華政策的轉變,也是暗示沒處理好中印關係的蘇傑生開始被邊緣化。
王毅主任還向莫迪政府發出了一句期許,「作為全球南方重要成員,中印還有責任帶頭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這明顯就是在點印度了,大家都知道,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潛台詞就是美國,而中印關係的發展,也繞不開美國。
別看莫迪政府遠比歐洲、日韓等美國盟友有個性,還敢跟美國明說,「中印邊境的事不用美國操心」,但印度跟隨美國印太戰略起舞,配合美國在印太圍堵中國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必然會影響到中印關係的發展。
所以王毅主任這話,既是對莫迪政府的期許,也是給他們釋放的明確信號,切勿盲從美國,不要被美國人當了棋子,做了炮灰而不自知。莫迪等人是否能夠心領神會,那就看他們的智慧了。